[发明专利]一种差速器总成、减速器总成、驱动电机总成以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53115.7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0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石成南;刘涛;莫正旅;李峻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12 | 分类号: | F16H48/12;F16H48/38;F16H57/00;F16F15/123;B60K1/00;B60K1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玉琦 |
地址: | 545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总成 减速器 驱动 电机 以及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差速器总成、减速器总成、驱动电机总成以及车辆,其中,差速器总成包括:齿轮盘,齿轮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轮齿,齿轮盘用于与减速器的中间轴啮合连接;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同轴设置于齿轮盘的内周侧,导向结构的中部设置有供半轴穿过的通孔,导向结构与齿轮盘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差速器壳,差速器壳设置于齿轮盘的一侧,差速器壳与导向结构连接;差速器齿轮组,差速器齿轮组安装在差速器壳内。本发明在差速器总成内集成由导向结构和弹性组件构成的弹性减震系统,能够避免出现由于车轮或者电机的转速波动引起的二者转速不同步现象,并对于动力传动过程中的刚性振动进行过滤吸收,提升了电机驱动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差速器总成、减速器总成、驱动电机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新能源车辆在加速及爬坡时需要低转速大扭矩,在高速行驶时需维持高转速,因此,新能源车的驱动电机工况更为复杂,调速范围更宽。在低速重载、高速轻载等情况下,电驱动系统效率会比峰值效率下降20~30%,为兼顾加速和高速续航,电机驱动系统通常采用以下集中方式:单电机+单档变速器;单电机+两档变速器;永磁同步电机+交流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目前,电动汽车使用的驱动电机最大转速普遍在15000转-20000转左右,为了满足减速增扭及差速器的布置需求,以上四种驱动电机方案,驱动电机的总成中都必须增加减速器模块。
但是,现有新能源车的驱动电机、减速器、差速器、车轮之间的连接均为刚性结构连接,轮胎的速度与电机转速为恒定线性关系,在道路颠簸、电机启动/制止瞬间,车轮或者电机的转速出现波动,将引起二者转速不同步现象,导致电机驱动系统不稳定。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减速器总成、驱动电机总成以及车辆,以解决车轮或电机转速出现波动,将引起二者转速不同步现象,导致电机驱动系统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
齿轮盘,所述齿轮盘的外周边缘设置有轮齿,所述齿轮盘用于与减速器的中间轴啮合连接;
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同轴设置于所述齿轮盘的内周侧,所述导向结构的中部设置有供半轴穿过的通孔,所述导向结构与所述齿轮盘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
差速器壳,所述差速器壳设置于所述齿轮盘的一侧,所述差速器壳与所述导向结构连接;
差速器齿轮组,所述差速器齿轮组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壳内。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筒体,所述导向筒体同轴插设在所述齿轮盘的中部,所述导向筒体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沿所述导向筒体的径向延伸布置,各所述第一导向柱分别通过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齿轮盘连接。
优选地,所述齿轮盘的内周侧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沿所述齿轮盘的径向延伸设置,各所述固定柱与各所述第一导向柱交替布置,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一导向柱通过所述弹性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多个弹簧,各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沿所述导向筒体的周向延伸设置,且各所述第二导向柱沿所述导向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第二导向柱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
优选地,各所述固定柱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向柱,所述第三导向柱沿所述导向筒体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导向柱与所述第二导向柱间隔设置,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导向柱和所述第三导向柱上。
优选地,各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中心轴线与各所述第三导向柱的中心轴线的连线呈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3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