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33894.4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7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胡镜清;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6/808 | 分类号: | A61K36/808;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周华宁 |
地址: | 1007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组合 制备 治疗 冠心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连翘、桂枝、虎杖、丹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热结血脉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区别于其他医学体系的一大特色。中药新药的研制与中医证候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中成药的临床研究多采用“病证结合”的模式,即在明确疾病诊断的前提下,结合新药功能主治,选择适应证候,这是借鉴了化药的临床研究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均是首先针对证候而来。以“六味地黄丸”为例,如果单纯运用“病证结合”的模式针对六味地黄丸进行研究,其主治范围便会被禁锢于某一个具体疾病的肾阴虚证,主治范围的外延无法扩展,大大缩小了其治疗范围,无法充分的发掘中药的治疗范围及治疗效果,不能充分的体现中医的辨证理念与中医特色。
基于此,“证候类中药新药”的概念被提出,“证候类中药”即主治为中医证候的中药新药,区别于以往主治为某种疾病某一证候的中药,其研究意义在于探索以证候为中心的、符合中医诊疗模式的、可以体现中医特色的中药研发新模式。该类药物有别于“主治为病证结合的中药复方制剂”,抛开了现代医学的疾病概念,其研发必将有利于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证候类中药以证候作为干预对象,以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异病同治,其本身就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利于评价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因此其研发之初就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即为该类药物的典型代表,其适用范围摆脱了现代疾病的束缚,自上市以来,因其简便效廉、适用范围广的特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大大提高了中医药的健康服务能力。因此该类药物的研发推广,势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热结血脉,指热邪与瘀血等有形之物在血脉中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癥、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其主要病机是“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病位在“血脉”。首先,是“热”的问题。无形之“热”邪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为外感邪气入里化热。如刘完素强调,六气皆可化热生火。对于不同的个体,邪气化热的途径不同,与机体的体质状态及病邪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其二血脉中病理产物可郁久化热。如血脉中痰湿、瘀血等皆可化火生热。此外,热邪还可因人体阴阳偏盛、五志过极化火而产生等。其次,“结”是关键病机。《伤寒论考证》中“凡云结者,为邪与物相结,物者何?水血是也。”无形之邪气与“水血”有形之物相互搏结为“结”。在这里,无形之邪气与有形之物“水血”二者缺一不可。第三,病位在“血脉”。血脉为奇恒之腑,形态中空,与心肺相连,布于全身,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生理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可保持血液量和质的相对恒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热结血脉”这一中医证候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为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手段。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治疗热结血脉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连翘、桂枝、虎杖、丹参。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金银花5-30重量份、玄参5-30重量份、当归3-18重量份、甘草3-18重量份、连翘5-30重量份、桂枝5-30重量份、虎杖3-18重量份、丹参5-30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金银花9-24重量份、玄参9-24重量份、当归5-15重量份、甘草5-15重量份、连翘9-24重量份、桂枝9-24重量份、虎杖5-15重量份、丹参9-24重量份。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为:金银花12-18重量份、玄参12-18重量份、当归7-12重量份、甘草7-12重量份、连翘12-18重量份、桂枝12-18重量份、虎杖7-12重量份、丹参12-18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未经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3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星星座电推进离轨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热结血脉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