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05137.6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6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超;高猛;果崇帅;丁晓东;季贤聪;徐传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M13/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崔斌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传递 特性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激励源;步骤二、设置加速度采集系统;步骤三、激励源在Z向扫频振动,是数采仪记录加速度信号并导出;步骤四、对步骤三导出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后处理及对座椅传递特性参数的计算;步骤五、对座椅传递特性参数进行评价。从传递特性的定义出发,按实现传递特性测量需要具备的条件入手,逐一突破解决,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频段覆盖不到、响应点与人体感受偏差、计算方法不详尽、评价指标缺失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舒适性包括静态舒适性和动态舒适性:静态舒适性指的是座椅的造型、骨架、发泡、面料以及缝合工艺等因素影响下的座椅舒适性;动态舒适性一方面指的是在一定激励条件下,特别是长时驾乘时,座椅本身对振动衰减的能力影响的座椅舒适性,另一方面指的是座椅对于驾乘人员姿势的保持能力影响的座椅舒适性。座椅的静态舒适性主要用体压分布来进行表征,人体坐在座椅上后,与座椅接触的部位会对座椅产生压力,正是这个压力影响用户对座椅静态舒适性的主观评价,不同座椅,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均不相同。座椅的动态舒适性主要用传递特性来进行表征,传递特性直接反映座椅对振动的放大情况。用专业设备模拟和还原道路振动情况,检测座椅上假人的振动情况,可评价人员乘坐时的动态舒适性能。
现有一种检测乘用车座椅结构振动传递特性的方法中,提供了一种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将被测座椅安装在夹具上,利用激振器对被测座椅的底部进行激励,并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在被测座椅椅背的上部拾取激励,得到响应信号。将激励信号进行FFT处理,获取激励自功率谱;并将响应信号进行FFT处理,得到响应自功率谱。然后将响应自功率谱与激励自功率谱进行比较,得到乘用车座椅结构振动传递特性。但其激励源不明确,不确定能否满足低频振动要求。没有放置水假人,不能反映乘员对传递特性的影响。测点位置在头枕下方,处于乘员的颈部,是不易感受到振动的位置。数据处理后,未提供最后处理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从传递特性的定义出发,按实现传递特性测量需要具备的条件入手,逐一突破解决,形成了一套全新的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频段覆盖不到、响应点与人体感受偏差、计算方法不详尽、评价指标缺失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座椅传递特性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激励源;
步骤二、设置加速度采集系统;
步骤三、激励源在Z向扫频振动,是数采仪记录加速度信号并导出;
步骤四、对步骤三导出的加速度信号进行后处理及对座椅传递特性参数的计算;
步骤五、对座椅传递特性参数进行评价。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方法如下:
采用六通道振动台1作为激励源。
进一步的,所述六通道振动台1的起始频率最低设置为0.5Hz。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方法如下:
21)将座椅3通过座椅固定夹具2安装到六通道振动台1上;
22)将水假人4绑到座椅3上;
23)在座椅3正下方设置台面加速度传感器5;在水假人4的腰部中间位置设置水假人加速度传感器6。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的具体方法如下:
31)六通道振动台(1)在Z向进行1.5~30Hz扫频振动,加速度0.3g,扫频速率0.3Hz/s;此时振动传递路径为:六通道振动台1-座椅固定夹具2-座椅3-水假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51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