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锁相环的李萨如频率调制MEMS陀螺控制系统及参量激励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8943.0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东;王雪同;金仲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56 | 分类号: | G01C19/56;G01C19/56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锁相环 李萨如 频率 调制 mems 陀螺 控制系统 参量 激励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锁相环的李萨如频率调制MEMS陀螺控制系统及参量激励方法,属于微机械陀螺仪领域。本发明根据MEMS陀螺模态振动位移的相频特性,利用锁相环同时实现了维持模态谐振和谐振频率读出的功能,无需设计专用的频率读出电路从而简化了电路设计,读取的谐振频率经过后续信号处理过程可得到外界输入角速度。通过对模态刚度施加扰动信号,实现对模态的参量激励,改变了模态振动位移的相频特性,等效提高了模态品质因子,降低了锁相环输出的频率噪声,提高了最终角速度输出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微机械陀螺仪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李萨如频率调制MEMS陀螺的基于锁相环的控制系统及其参量激励方法。
背景技术
李萨如频率调制MEMS陀螺的工作原理是同时驱动两个空间上正交的振动模态(X模态和Y模态),且两个模态的初始谐振频率具有一定差值。当两个模态都被驱动在谐振状态时,两个模态的谐振频率包含外界输入角速度信息。通过读取模态谐振频率,并经过信号处理之后,即可得到外界输入角速度。
参量激励技术通过对MEMS陀螺模态施加刚度扰动信号,改变了模态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等效为改变了模态的品质因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锁相环的李萨如频率调制MEMS陀螺控制方法,根据MEMS陀螺模态振动位移的相频特性,利用锁相环同时实现了维持模态谐振和谐振频率读出的功能,无需设计专用的频率读出电路从而简化了电路设计,读取的谐振频率经过后续信号处理过程可得到外界输入角速度。通过对模态刚度施加扰动信号,实现对模态的参量激励,改变了模态振动位移的相频特性,等效提高了模态品质因子,降低了锁相环输出的频率噪声,提高了最终角速度输出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基于锁相环的李萨如频率调制MEMS陀螺控制系统,其包括MEMS陀螺、X模态幅度-相位提取模块、X模态自动增益控制模块、X模态锁相环模块、X模态驱动力生成模块、Y模态幅度-相位提取模块、Y模态自动增益控制模块、Y模态锁相环模块、Y模态驱动力生成模块、角速度提取模块;
其中,X模态驱动力生成模块产生静电力驱动MEMS陀螺的X模态,从而产生X模态振动位移信号;X模态幅度-相位提取模块提取X模态振动位移信号得到振动位移相位信息和振动位移幅度信息;X模态锁相环模块根据振动位移相位信息得到X模态锁相环的频率输出;X模态自动增益控制模块根据振动位移幅度信息得到X模态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幅度输出;X模态驱动力生成模块根据X模态锁相环的频率输出和X模态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幅度输出,产生静电力;
Y模态驱动力生成模块产生静电力驱动MEMS陀螺的X模态,从而产生Y模态振动位移信号;Y模态幅度-相位提取模块提取Y模态振动位移信号得到振动位移相位信息和振动位移幅度信息;Y模态锁相环模块根据振动位移相位信息得到X模态锁相环的频率输出;Y模态自动增益控制模块根据振动位移幅度信息得到Y模态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幅度输出;Y模态驱动力生成模块根据Y模态锁相环的频率输出和Y模态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幅度输出,产生静电力;
所述角速度提取模块根据谐振状态时的X模态锁相环的频率输出和Y模态锁相环的频率输出,得到外界输入角速度。
优选的,所述的基于锁相环的李萨如频率调制MEMS陀螺控制系统还包括X模态参量激励信号产生模块、Y模态参量激励信号产生模块;
所述X模态参量激励信号产生模块根据X模态锁相环的频率输出,对MEMS陀螺X模态施加刚度扰动信号,令X模态处于参量激励下的谐振状态;
所述Y模态参量激励信号产生模块根据Y模态锁相环的频率输出,对MEMS陀螺Y模态施加刚度扰动信号,令Y模态处于参量激励下的谐振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锁相环的李萨如频率调制MEMS陀螺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8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