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857207.5 | 申请日: | 2022-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7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翔;刘立闯;刘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广东)厨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36/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52830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烹饪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该烹饪设备包括:腔体;氧传感器,用于检测腔体内的氧含量;控制器,被配置为:开始执行目标烹饪程序,并周期性获取腔体内的氧含量;其中,目标烹饪程序设置的烹饪参数包括目标氧含量变化值、第一时长以及第二时长,第一时长为腔体内的氧含量变化值达到目标氧含量变化值的预期时长,第二时长为执行完目标烹饪程序的预期时长;在目标烹饪程序的已执行时长达到第一时长之前,若第n个检测时刻的氧含量与第1个检测时刻的氧含量之间的差值等于目标氧含量变化值,则在第n个检测时刻之后经过第三时长时结束目标烹饪程序,第三时长等于第二时长与第一时长的差值,n为大于1的整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烤箱、微波炉、空气炸锅等带有烤制功能的现代厨房家电已经开始广泛用于家庭烹饪中。对于烹饪新手来说,如何使用具有烤制功能的烹饪设备快速地做出一道美味佳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智能菜谱应运而生。目前的烹饪设备都是将预设的温度和时间植入智能菜谱对应烹饪模式中,当用户选择智能菜谱中对应的烹饪模式后,烹饪设备按照预设的温度加热至预设时间后结束烹饪。
但是,用户实际放入的食材的大小和重量与智能菜谱中预设的不一致,烹饪设备无法识别这种差异。由于不同大小和重量的食材关于烹饪成熟需要的时间和温度不同,按照智能菜谱对应的烹饪程序中预设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烹饪可能会导致实际放入的食材在烹饪结束时不成熟或者过度成熟而影响口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烹饪设备死板地执行烹饪程序导致烹饪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设备,该烹饪设备包括:
外壳,外壳内设有用于放置食物的腔体;
氧传感器,用于检测腔体内的氧含量;
控制器,被配置为:
开始执行目标烹饪程序,并周期性获取腔体内的氧含量;其中,目标烹饪程序设置的烹饪参数包括目标氧含量变化值、第一时长以及第二时长,第一时长为腔体内的氧含量变化值达到目标氧含量变化值的预期时长,第二时长为执行完目标烹饪程序的预期时长;
在目标烹饪程序的已执行时长达到第一时长之前,若第n个检测时刻的氧含量与第1个检测时刻的氧含量之间的差值等于目标氧含量变化值,则在第n个检测时刻之后经过第三时长时结束目标烹饪程序,第三时长等于第二时长与第一时长的差值,n为大于1的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时长为腔体内的氧含量变化值达到目标氧含量变化值的预期时长,也即目标烹饪程序的已执行时长达到第一时长的时刻可以理解为食物的预设成熟时刻。在食物的预设成熟时刻之前,若第n个检测时刻的氧含量与第1个检测时刻的氧含量之间的差值(也即腔体内实际的氧含量变化值)等于目标氧含量变化值,说明食物已达到成熟状态。这种情况下,烹饪设备在第n个检测时刻之后经过第三时长时结束目标烹饪程序,相当于提前结束目标烹饪程序。可见,相比于相关技术烹饪设备中死板地执行目标烹饪设备直至执行时长达到第二时长,本申请中烹饪设备可以在食物在预设成熟时刻之前达到成熟标准时,缩短整个烹饪时长(也即使得目标烹饪程序的实际执行时长小于第二时长),以防止对食物的过度烹饪。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烹饪设备的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若目标烹饪程序的已执行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腔体内的氧含量变化值小于目标氧含量变化值,则在执行目标烹饪程序的过程中,比较相邻两个检测时刻的氧含量的大小;若第m+1个检测时刻的氧含量大于或等于第m个检测时刻的氧含量,则在第m+1个检测时刻之后经过第三预设时长时结束目标烹饪程序,m为大于1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广东)厨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广东)厨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572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