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二氮杂二苯并呋喃或二氮杂二苯并噻吩结构的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24596.1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60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阿米尔·帕勒姆;托马斯·埃伯利;安雅·雅提斯奇;托比亚斯·格罗斯曼;乔纳斯·克罗巴 | 申请(专利权)人: | 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048 | 分类号: | C07D491/048;C07D495/04;C07D519/00;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潜;郭国清 |
地址: | 德国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二氮杂二苯 呋喃 噻吩 结构 化合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二氮杂二苯并呋喃或二氮杂二苯并噻吩结构的化合物。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特别是用于电子器件中的被咔唑、芴、菲、苯并呋喃和/或苯并噻吩基团取代的二氮杂二苯并呋喃或二氮杂二苯并噻吩衍生物。本发明还涉及制备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方法和包括这些化合物的电子器件。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9月28日,申请号为201780055925.8,发明名称为“具有二氮杂二苯并呋喃或二氮杂二苯并噻吩结构的化合物”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二氮杂二苯并呋喃或二氮杂二苯并噻吩结构的化合物。具体地,本发明描述了二氮杂二苯并呋喃或二氮杂二苯并噻吩衍生物,其尤其是用于电子器件中。本发明还涉及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方法和包括这些化合物的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其中使用有机半导体作为功能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结构描述在例如US4539507、US5151629、EP0676461和WO98/27136中。所用的发光材料经常是表现出磷光的有机金属络合物。由于量子力学的原因,使用有机金属化合物作为磷光发光体时,可以实现高达四倍的能量效率和功率效率。一般来说,仍然需要对OLED(特别是表现出磷光的OLED)进行改进,例如在效率、工作电压和寿命方面进行改进。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不仅仅由使用的发光体来决定。在这方面也具有特别意义的尤其是使用的其它材料,例如主体和基质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或激子阻挡材料。这些材料的改进可以引起电致发光器件的明显改善。
根据现有技术,杂芳族化合物,例如二氮杂苯并呋喃衍生物,经常用作用于磷光化合物的基质材料和用作电子传输材料。另外,咔唑衍生物也被用作基质材料。已知用于这种功能的实例包括由咔唑基团取代的二氮杂二苯并呋喃衍生物,如JP5604848 B2、WO2015/182872 A1中所公开的。另外,WO2014/157599 A1和WO2015/182872 A1描述了由芴、菲、联三苯叉基团或二苯并噻吩基团取代的二氮杂二苯并呋喃衍生物。然而,所述二氮杂二苯并呋喃基团并不必须在二氮杂二苯并呋喃基团的二氮杂苯基基团中被芳基或杂芳基基团双取代。此外,一些具体的化合物在二氮杂二苯并呋喃基团中具有两个二氮杂苯基基团。
一般而言,在这些材料例如用作基质材料的情况中,仍需要改进,尤其是在寿命方面、以及在器件的效率和工作电压方面进行改进。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适合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化合物以及提供相应的电子器件,所述化合物在用于这种器件中时产生良好的器件性能。
更具体地,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这样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导致长寿命、良好效率和低工作电压。尤其是,基质材料的性能也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和效率有显著影响。
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可以认为是提供适合用于磷光或荧光OLED中的化合物,尤其是作为基质材料。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适合于发红色-、黄色-和绿色-磷光的OLED以及也可适合于发蓝色磷光的OLED的基质材料。
此外,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可以认为是提供适合用于磷光或荧光OLED中的化合物,尤其是作为电子传输材料。
此外,所述化合物应该可以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处理,且尤其表现出好的溶解度和膜形成性。例如,所述化合物应该表现出升高的氧化稳定性和改善的玻璃态转化温度。
再一个目的可以认为是提供性能优异、非常经济且品质恒定的电子器件。
此外,所述电子器件应该可以用于或适应于许多目的。更特别地,所述电子器件的性能应该在宽的温度范围得到保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默克专利有限公司,未经默克专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24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