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起动空气可视化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8297.5 | 申请日: | 2022-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8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树才;陈彦臻;黄津津;曲东旭;杨震峰;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79/10 | 分类号: | B63B79/10;B63B79/20;B63B4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起动 空气 可视化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起动空气可视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动空气系统、计算控制系统及显示系统。本发明将主机单次起动的压缩空气量耗量作为评判指标,智能计算模块采用线性回归法将历史数据拟合成一条曲线。当压缩空气耗量超达到设定值时,预判起动空气系统存在泄露,将报警信号发送给船舶的监测报警系统,船员对系统进行检查。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可视化管理系统能够通过评判指标预判起动空气系统是否存在泄露故障,所以船员不用对起动空气系统进行日常巡检,只需要通过集控台的显示模块和报警信号就能对起动空气系统做出判断,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降低了船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动空气可视化管理系统,属于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地,船舶主机采用压缩空气进行起动,对于用压缩空气起动的主机,必须配置起动空气系统,起动空气系统由主空压机、主空气瓶、阀、压力传感器、管路及各种附件组成。
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2672127 U)主要描述一种船用压缩空气系统管路的设计方法,该专利主要保护的主机起动空气管路和海水箱吹除管路之间的相互备用。该专利仅仅考虑压缩空气管路之间的备用关系,没有考虑到主机起动空气采用高压压缩空气(25~30bar),海水箱压缩空气吹除采用低压压缩空气(~2bar),两者之间压力值悬殊较大,仅通过配置一个减压阀组是不能保证气源的稳定性,一旦减压阀失效,备用管路阀件开启时,高压压缩空气容易导致海水箱结构变形。
尚未授权的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910812241.9)主要描述一种船用压缩空气系统的设计方法,该专利主要保护主机SCR吹除空气、工作空气与其它杂用空气之间的备用关系,主要是提高系统之间的冗余性,在某单一设备故障时,能够通过备用管路提供必须的气源,提高压缩空气系统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前船舶起动空气系统的设计方案,船员只能通过集控台和就地仪表,读取主空气瓶的压力值,不能判断主空气瓶内剩余气体能满足主机起动的次数,不能看到主机单次起动的压缩空气耗量,没有数据作为起动空气系统健康状态的评判指标,对起动空气系统是否存在泄露无法做出预判。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船舶起动空气可视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动空气系统、计算控制系统及显示系统,其中:
起动空气系统包括n台主空压机、m个主空气瓶以及m个压力传感器;n台主空压机经由起动空气管路与m个主空气瓶相连,m个主空气瓶经由起动空气管路连接主机,m个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采集m个主空气瓶的压力数据;
计算控制系统依据用户设置的启停压力设定值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给起动空气系统的主空压机,使得主空压机按照用户设定的启停压力设定值起动和停止;用户根据船舶不同的营运状态,通过显示系统为起动空气系统中的主空压机设置不同的启停压力设定值,从而使得起动空气系统工作于船舶航行模式和船舶操纵模式,使得主空气瓶达到不同的设定压力值,分别满足各自工况下的起动空气量的需求;
计算控制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主空气瓶的压力数据,用户能够通过显示系统查询计算控制系统采集的压力数据;计算控制系统对采集到的主空气瓶的压力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出主空气瓶内剩余气量能够满足主机的起动次数,用户能够通过显示系统查询起动次数结果;当主机起动后,计算控制系统对主机起动前后采集到的主空气瓶的压力数据进行计算,计算出主机单次起动消耗的压缩空气量,用户能够通过显示系统查询主机单次起动消耗的压缩空气量;计算控制系统对采集到的主空气瓶的压力数据进行计算,自动判断起动空气系统压力降幅是否异常变大,从而对起动空气系统泄露故障进行预测。
优选地,所述起动空气系统工作于所述船舶操纵模式时,通过设置所述启停压力设定值,使所述主空气瓶达到较高的设定压力值;所述起动空气系统工作于所述船舶航行模式时,通过设置所述启停压力设定值,所述主空气瓶达到较低的设定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8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质旋喷桩的施工工法
- 下一篇:一种图像对比度的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