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796394.0 | 申请日: | 202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毛泽贤;赵健涛;樊雪来;宋建军;金星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康亚健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低压润滑线路和高压润滑油路,低压润滑油路包括油槽、电子泵、节流孔组、流量分配滑阀、发电机冷却滑阀和低压油路;高压润滑线路包括所油槽、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泵状态切换滑阀、叶片泵止回阀、主油压调节滑阀以及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油槽、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泵状态切换滑阀依次串联,油液依次经过叶片泵状态切换滑阀的第一输出口和叶片泵止回阀后连接至所述低压油路,叶片泵状态切换滑阀的第二输出口并联主油压调节滑阀以及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从主油压调节滑阀溢流的油液经过叶片泵止回阀后流至低压油路。可以降低总流量的需求,减小电泵和机械泵的体积,便于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能源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各车企业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传统燃油车对能源的依赖高,通过长期的技术进步已达到效率的极限,很难通过技术革新来进一步降低油耗,减少能源消耗;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声的优点,然而充电设施不完善,低温续航里程缩水,价格高等痛点短期内难以解决,混动车型在低速时发动机在最佳效率区发电后供给电机驱动车辆,高速时发动机直驱,使得发动机始终工作在高效区,所以混动车辆油耗低,噪声低,成本与燃油车持平,因此混动车型(HEV)的出现成为了完全过渡到纯电动前的最佳方案。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混动构型有丰田的功率分流THS,串并联的如本田i-MMD、比亚迪DM-i、串联的有日产E-Power等,从动力性和经济性兼顾的角度看,串并联方案已成为当前国内的主流方案。
现有的混动车型中,多挡混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油源系统一般采用两种方案,方案Ⅰ是采用两个机械泵,一个由发动机驱动的高压泵,一个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低压泵,共同耦合完成所需功能;方案Ⅱ是采用两个单独的电泵或者一个电动双联油泵,一个为低压泵,主要是冷却润滑,一个为高压泵,带蓄能器,按需执行,整体效率较高。
然而,方案Ⅰ中,机械泵要满足全工况要求,通常排量都比较大,因其转速取决于发动机转速和驱动电机转速,不能主动调节,且高压泵仅在换挡时需要大流量,其它工况下仅需要很小流量维持压力即可,因此大部分工况存在能量浪费。
方案Ⅱ采用两个电泵的方案,成本非常高,占用空间大,对阀体的清洁度,密封要求都较高。而且两种方案对各部件的冷却润滑都是通过固定节流孔、或者是一个流量分配阀进行简单的分配,无法做到按混动工况精确分配冷却流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降低总流量的需求,实现节能,同时能减小电泵和机械泵的体积,便于布置。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低压润滑线路:油槽、电子泵、节流孔组、流量分配滑阀、发电机冷却滑阀和低压油路,所述油槽、所述电子泵和所述低压油路依次串联,所述节流孔组、所述流量分配滑阀、所述发电机冷却滑阀并联所述低压油路;
高压润滑线路:所述油槽、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泵状态切换滑阀、叶片泵止回阀、主油压调节滑阀以及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所述油槽、所述双作用叶片泵、所述叶片泵状态切换滑阀依次串联,油液依次经过所述叶片泵状态切换滑阀的第一输出口和所述叶片泵止回阀后连接至所述低压油路,所述叶片泵状态切换滑阀的第二输出口并联所述主油压调节滑阀以及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从所述主油压调节滑阀溢流的油液经过所述叶片泵止回阀后流至所述低压油路。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泵和所述低压油路之间还依次设有电子泵止回阀、冷却器和压滤器,所述油液经过所述叶片泵止回阀后连接至所述电子泵止回阀和所述冷却器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发电机冷却滑阀的阀芯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油压调节滑阀的前后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96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