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动车型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735857.2 | 申请日: | 202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9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彭业勋;刘梅梅;王何伟;张孟琦;祖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L58/26;B60L58/27;B60H1/32;B60H1/04;B60H1/22;B60K11/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李蒙蒙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型 电池 管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动车型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冷却液回路,与空调制冷剂回路连接的闭合制冷回路,与发动机冷却液回路和WPTC加热回路连接的闭合加热回路,以及与电池冷却液回路、闭合制冷回路和闭合加热回路连接的组合式电池冷却器;自所述空调制冷剂回路输出至所述闭合制冷回路内的空调制冷剂,与自所述电池冷却液回路输出的电池冷却液在所述组合式电池冷却器内换热,以实现电池冷却;自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回路或WPTC加热回路输出至所述闭合加热回路内的发动机冷却液或加热工质,与所述电池冷却液在所述组合式电池冷却器内换热,以实现电池加热。本发明可实现空调制冷,可利用发动机余热,还能使用WPTC制热,还兼顾电池的热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热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动车型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燃油车、纯电动车的汽车空调不同,传统燃油车空调制热只能使用发动机余热,纯电动车空调制热只能采用WPTC(WPTC加热回路)或者空气PTC(空气加热)。
为节能减排,开发混合动力车型,该车型的空调系统可实现空调制冷,可利用发动机余热进行供暖,还能在发动机未启动时使用WPTC制热,还兼顾电池的热管理,但是热管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混动车型的电池热管理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混动车型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电池冷却液回路,与空调制冷剂回路连接的闭合制冷回路,与发动机冷却液回路和WPTC加热回路连接的闭合加热回路,以及与电池冷却液回路、闭合制冷回路和闭合加热回路连接的组合式电池冷却器;
自所述空调制冷剂回路输出至所述闭合制冷回路内的空调制冷剂,与自所述电池冷却液回路输出的电池冷却液在所述组合式电池冷却器内换热,以实现电池冷却;
自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回路或WPTC加热回路输出至所述闭合加热回路内的发动机冷却液或加热工质,与所述电池冷却液在所述组合式电池冷却器内换热,以实现电池加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池冷却液回路包括通过电池冷却液管道串联的一号电子泵和电池包,以及膨胀水壶,所述膨胀水壶连接于一号电子泵和电池包之间的电池冷却液管道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空调制冷剂回路包括通过制冷剂管道依次串联连接的冷凝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缩机、蒸发器和截止膨胀阀,所述蒸发器和组合式电池冷却器连接的制冷剂管道两端通过一号三通阀连接闭合制冷回路,闭合制冷回路上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和电子膨胀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回路和WPTC加热回路均通过供暖管道连接换热器,发动机冷却液和加热工质材料相同,所述供暖管道和闭合加热回路之间通过三号三通阀和三通阀连接,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均位于空调箱内,所述空调箱利用鼓风机和所述蒸发器制冷,利用鼓风机和所述换热器制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回路包括通过发动机冷却液管道依次串联的发动机散热器、节温器、二号电子泵、发动机水套和二号三通阀,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管道两端与供暖管道两端之间分别通过四号三通阀和温控单向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WPTC加热回路包括通过水加热管道依次串联的三号电子泵、水加热器,所述水加热管道两端与供暖管道两端之间分别通过四号三通阀和单向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组合式电池冷却器包括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内部设置有与电池冷却液回路连接的电池冷却液通道,与闭合制冷回路连接的制冷通道,以及与闭合加热回路连接的加热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735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调节竖向刚度的灌注桩
- 下一篇:万吨级下拉式自由锻压机的安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