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肾透明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78686.4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0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博;何星;杨波;叶华茂;闫杰;温健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G16H50/20;G16H50/8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怡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6 | 代理人: | 牟俊玲 |
地址: | 53002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细胞 早期 诊断 分子 标志 | ||
本发明公开了肾透明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组,所述标志物组包括:外泌体源性CUL9基因的mRNA、外泌体源性KMT2D基因的mRNA、外泌体源性PBRM1基因的mRNA、外泌体源性PREX2基因的mRNA和外泌体源性SETD2基因的mRNA。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找到肾癌相关的血清外泌体mRNA表达谱以及肾癌相关差异基因,外泌体中mRNA携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以代表肿瘤特性,然后通过建立肾癌诊断模型,能够更为精确的指导肾癌临床早期诊断,也为肾癌诊断试剂盒的研发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志物组技术领域,具体为肾透明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组。
背景技术
肾透明细胞癌(ccRCC)是肾细胞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ccRCC早期无明显表现,出现症状后说明肿瘤已进入晚期,手术以及放化疗效果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对ccRCC意义重大。目前临床上ccRCC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虽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是难以筛查出体积较小的肿瘤或鉴别不明确性质的肾占位,从而导致肿瘤的漏诊或误诊。而最终诊断依赖于病理活检,但是组织活检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说肿瘤的异质性以及在治疗过程中不能重复取样,经过活检刺激后或操作不当有加速播散转移的风险,这些都限制了组织活检在临床中的应用。因此,在精准医疗时代临床迫切需要新型、可靠的ccRCC早期诊断方法。
随着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血液分子标志物应用临床诊断,甚至全程监测。近些年,外泌体在疾病的诊疗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其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物标志物的进展。外泌体是直径大小约40nm–160nm小细胞外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脂类等多种遗传物质,具有脂质双分子层可保护其内容物不在循环中降解,在维持细胞间物质和细胞交流中起重要作用。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参与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在参与肿瘤转移、免疫逃逸等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最新报道发现外周血外泌体RNA可作为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用于癌症筛检,但目前缺乏对外泌体mRNA在ccRCC早期诊断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肾透明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缺乏对外泌体mRNA在ccRCC早期诊断的研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肾透明细胞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组,所述标志物组包括:
外泌体源性CUL9基因的mRNA、外泌体源性KMT2D基因的mRNA、外泌体源性PBRM1基因的mRNA、外泌体源性PREX2基因的mRNA和外泌体源性SETD2基因的mRNA。
优选的,所述CUL9基因的mRNA选自第2-4号外显子;
优选的,所述KMT2D基因的mRNA选自第31号外显子、第51号外显子;
优选的,所述PBRM1基因的mRNA选自第2号外显子、第29-30号外显子;
优选的,所述PREX2基因的mRNA选自第36-38号外显子;
优选的,所述SETD2基因的mRNA选自第7-8号外显子或第14-15号外显子。
优选的,所述外泌体为血液、血浆或血清外泌体。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的标志物组在制备用于肾透明细胞癌诊断的产品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肾透明细胞癌诊断包括肾透明细胞癌的早期筛查和鉴别诊断。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诊断或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产品,所述产品包括检测上述的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试剂;
优选的,所述检测试剂包括外泌体提取试剂、核糖核酸抽提试剂和反转录试剂,以及荧光PCR反应液。
优选的,所述外泌体提取试剂包括用于PCR的上、下游引物和检测探针。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肾透明细胞癌早期诊断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未经广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78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