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芝麻香油的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660406.7 | 申请日: | 2022-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4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国辉;黄纪念;孙强;芦鑫;张丽霞;张勋;游静;孙晓静;魏松丽;金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11B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张海青 |
地址: | 45000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芝麻 香油 水代法 连续 化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芝麻香油的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炒制、磨浆;2)兑水搅油3)振捣器捣油;4)离心分离、静置。本发明的芝麻香油的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方法,能够连续进料、连续出料,首次实现了芝麻香油的连续化生产,并且,本发明采用特定的磨浆、兑水搅油、振捣器捣油、离心分离工艺进行前后配合,使得芝麻香油的生产效率较传统的墩油晃油工序提升70%以上,麻渣残油率≤10%,出油率达50%以上,极大地满足了芝麻香油的加工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芝麻香油的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芝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芝麻香油是最主要的芝麻制品,占芝麻加工量的近50%。目前,生产芝麻香油的常规方法有水代法、液压法和螺旋压榨法。其中水代法是生产芝麻香油的传统特色工艺,是一种绿色制油技术。水代法是以最绿色的水为萃取剂,从芝麻油酱中将油脂取代出来的方法,其不仅符合绿色加工要求,并且整个加工过程中工艺条件温和,芝麻香油的香味保留好,同时水代也起到了净化的作用,可将芝麻高温焙炒过程中产生的烟糊味及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去除。因此,水代方法造就了芝麻香油最为醇正的风味,制备所得香油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对芝麻香油的水代法这一传统的绿色加工工艺进行提质升级改造,是提高芝麻加工效益,实现芝麻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手。然而,现有芝麻香油生产几乎都要沿袭传统工艺,存在着设备落后、间歇性生产效率低、工艺控制水平低、难以实现标准连续化生产等问题,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如,传统水代在磨酱工序,较多采用古老的石磨,笨重、能耗高、效率低;在兑浆搅油与墩油工序,搅油与墩油两个操作单元在一个设备(墩油锅)上完成,墩油后需要隔一段时间撇油一次,属于间歇性操作,且耗时长、无法连续生产(8-24h),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申请公布号为CN111040867A公开了一种水代法芝麻香油的制取方法,其制取过程包括水洗调质、蒸制、气流膨化、扬烟、磨浆、水代法析油、振荡分油、静置沉淀等八个步骤。该现有技术的改进在于通过芝麻前处理工艺的改进从而提升芝麻油的风味,但是其在振荡分油阶段,仍然采用了传统的墩油方式,即采用墩油壶不断地对墩油锅中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墩压,墩压1-2h才撇油一次,共需要多次撇油才能实现芝麻香油的生产,仍然属于间歇式生产,加工效率低,根本无法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芝麻香油的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方法,其在提高芝麻油得率的基础上,还能实现芝麻香油的连续化生产,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芝麻香油的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芝麻香油的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炒制、磨浆:芝麻经筛选、水洗后,调节水分含量为15~20%进行炒制、冷却,然后对芝麻进行磨浆,得到油酱;所述磨浆为先采用砂轮磨粗磨,然后采用胶体磨细磨;
2)兑水搅油:采用保温罐组密闭搅油装置,兑水量为75~100%的油酱重,添加方式为水、油酱两者按比例同步加入,加入后机械搅拌,得到混合酱体;所述机械搅拌为先在250~350rpm转速下搅拌40~60min,然后在50~60rpm转速下搅拌5~15min;
3)振捣器捣油:兑水搅油后,将混合酱体转移至暂存罐中,将振捣器插入到混合酱体中,振捣4~6min后转移至中转罐中,以50~60rpm保持低速搅拌;
4)离心分离、静置:经过振捣、搅拌后的油水渣三相体系进行连续式离心分离,得到油相、水相和麻渣,然后将得到的油相转入沉降罐中静置过滤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60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囊内窥镜的无线充电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脑电睡眠分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