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线散股缺陷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615506.8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8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辉;郑风雷;夏云峰;涂智豪;张健榕;周晋多;刘贯科;苏华锋;熊浩南;翟润辉;喻天;黄靖欣;李俊鹏;李中宇;彭毅杰;李健中;何志彬;吴栩欣;吴浩儿;胡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5/5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严慧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缺陷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线散股缺陷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线路场景中的红外检测图像和可见光检测图像;对所述红外检测图像和可见光检测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检测图像,所述融合检测图像中的像素点包括可见光颜色特征和红外灰度特征;将所述融合检测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图像分割模型中,获取与所述融合检测图像对应的导线掩模图;根据所述导线掩模图从所述红外检测图像中分割出红外导线区域,并根据所述红外导线区域,检测所述电力线路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导线散股缺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导线散股缺陷检测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散股缺陷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安全输送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导线负责输送电网中的电能,而导线散股缺陷容易造成电力线功率的急剧增大,从而产生线路短路或导线断股等现象。在导线散股缺陷的早期阶段对其准确检测并予以解决,可以有效防止导线进一步损坏,从而保证电力线路输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目前,导线散股缺陷检测方法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采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处理可见光图像,利用散股特征直接检测导线散股区域;另一类利用导线散股区域电阻升温的特性,对红外图像映射成的热力图进行温度阈值判断,预测导线散股情况。
然而,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在可见光图像中检测导线散股区域的方法,难以检测导线轻微散股的情况,算法召回率欠佳;利用红外图像映射成的热力图预测导线散股情况的方法,由于红外图像的背景复杂,对比度低且噪声大,判断导线散股缺陷时容易出现大量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线散股缺陷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提高导线散股缺陷检测的准确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线散股缺陷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电力线路场景中的红外检测图像和可见光检测图像;
对所述红外检测图像和可见光检测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检测图像,所述融合检测图像中的像素点包括可见光颜色特征和红外灰度特征;
将所述融合检测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图像分割模型中,获取与所述融合检测图像对应的导线掩模图;
根据所述导线掩模图从所述红外检测图像中分割出红外导线区域,并根据所述红外导线区域,检测所述电力线路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导线散股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线散股缺陷的检测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线路场景中的红外检测图像和可见光检测图像;
图像融合模块,用于对所述红外检测图像和可见光检测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检测图像,所述融合检测图像中的像素点包括可见光颜色特征和红外灰度特征;
掩模图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融合检测图像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图像分割模型中,获取与所述融合检测图像对应的导线掩模图;
散股缺陷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导线掩模图从所述红外检测图像中分割出红外导线区域,并根据所述红外导线区域,检测所述电力线路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导线散股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线散股缺陷的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615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