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偿二氧化碳分压的高频呼吸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8232.X | 申请日: | 202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49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董辉;赵隆超;孙彩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10 | 分类号: | A61M16/10;A61M16/00;A61M16/12;A61M16/16;A61L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万晶晶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二氧化碳 高频 呼吸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补偿二氧化碳分压的高频呼吸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呼吸主机,所述呼吸主机设置在装置主体上,所述呼吸主机一端连通有空气源、氧气源和二氧化碳源,所述呼吸主机另一端连通有面罩。由此,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高频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过度通气会导致患者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使得患者体内的二氧化碳分压值降低,造成呼吸性碱中毒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补偿二氧化碳分压的高频呼吸机装置。
背景技术
高频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高频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现有的高频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过度通气会导致患者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使得患者体内的二氧化碳分压值降低,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补偿二氧化碳分压的高频呼吸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高频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过度通气会导致患者呼出较多的二氧化碳,使得患者体内的二氧化碳分压值降低,造成呼吸性碱中毒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偿二氧化碳分压的高频呼吸机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呼吸主机,所述呼吸主机设置在装置主体上,所述呼吸主机一端连通有空气源、氧气源和二氧化碳源,所述呼吸主机另一端连通有面罩。
优选的,所述呼吸主机包括:
主供气管路,所述主供气管路一端与空气源相通,另一端与面罩相通;
氧气供气管路,所述氧气供气管路一端与氧气源相通,另一端与主供气管路相通;
二氧化碳供气管路,所述二氧化碳供气管路一端与二氧化碳源相通,另一端与主供气管路相通;
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一端与面罩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环境相通。
优选的,所述主供气管路依次连通有空气源、第一过滤组件、第一单向阀、呼吸气生成器、第二单向阀、第一气压传感组件和第一流量传感组件,所述主供气管路输出端与面罩相通。
优选的,所述主供气管路上第一流量传感组件与面罩之间连通有加热加湿器。
优选的,所述氧气供气管路上依次连通有氧气源、第二过滤组件、第二气压传感组件、第一流量控制组件和第二流量传感组件,所述氧气供气管路输出端连接在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一单向阀之间;
所述二氧化碳供气管路上依次连通有二氧化碳源、第三过滤组件、第三气压传感组件和第二流量控制组件,所述二氧化碳供气管路输出端连接在第二单向阀和第一气压传感组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路上设有调压隔膜阀,所述排气管路远离面罩的一端通过调压隔膜阀与外界环境相通。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氧气供气管路之间设有呼气终末正压值调节管路,所述呼气终末正压值调节管路用于调节所述调压隔膜阀处的气压值。
优选的,所述呼气终末正压值调节管路连通在第二气压传感组件和调压隔膜阀之间;
所述呼气终末正压值调节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三流量控制组件和第四气压传感组件,所述第四气压传感组件和所述调压隔膜阀之间设有排气支路,所述排气支路通过节流组件与外界环境相通。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面罩消毒箱,所述面罩消毒箱内设有面罩消毒组件,所述面罩消毒组件用于面罩的消毒;
所述面罩消毒组件包括夹持调节组件和消毒清洁组件,所述夹持调节组件用于夹持和调节所述面罩的位置,所述消毒清洁组件用于对面罩进行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蓝仕威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8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肾内科检查装置
- 下一篇:装配式铺盖体系技术状况评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