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蓝光扫描识别的自动编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75736.6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贾孝荣;付文定;邓泽峰;谢锐涛;黄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路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28 | 分类号: | G06V10/28;G06V10/44;G06V10/764;G06T7/70;G06F8/30;H05K1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扫描 识别 自动 编程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蓝光扫描识别的自动编程方法,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S10、灯珠贴装点图像的获取,采用蓝光光源对灯珠板上的灯珠贴装点进行采图,以获取灯珠贴装点图像;S20、灯珠贴装点的首次扫描;S30、灯珠贴装点图像的识别,根据灯珠贴装点尺寸参数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灯珠贴装点坐标;S40、灯珠贴装点的二次扫描,相机根据灯珠贴装点坐标进行移动,在蓝光光源下采图,对灯珠贴装点进行识别;相机对每一个灯珠贴装点进行采图并更新灯珠贴装点坐标,完成蓝光扫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高效地识别灯珠板上的灯珠贴装点,并记录贴装坐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蓝光扫描识别的自动编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PCB上芯片集成度的增加,表面贴装技术(SMT)正在逐渐代替传统人工焊接,应用在PCB的芯片贴装生产过程中,贴片机作为SMT中的核心生产单元,主要依靠视觉系统完成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摆放,因此如何保证芯片能够通过视觉系统准确高效的识别、检测与定位,将直接决定最终产品的良品率与生产效率。操作员通过输入贴装坐标和贴装元件等数据,可以让贴片机按照贴装步骤来拾取元件进行贴装。
但是如果贴装点分布不规律,人工手动输入贴装坐标和贴装元件就显得过于缓慢,耗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蓝光扫描识别的自动编程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识别灯珠板上的灯珠贴装点,并记录贴装坐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蓝光扫描识别的自动编程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0、灯珠贴装点图像的获取,采用蓝光光源对灯珠板上的灯珠贴装点进行采图,以获取灯珠贴装点图像;
S20、灯珠贴装点的首次扫描,相机从灯珠板的贴装原点采集图像,沿Y轴方向移动至下一个灯珠贴装点位置后,再采集图像,直至相机移动到灯珠板边缘;此后相机沿X轴方向移动设定距离后,继续沿Y轴方向移动至下一个灯珠贴装点位置进行采图,采图区域覆盖灯珠板上所有的灯珠贴装点;
S30、灯珠贴装点图像的识别,根据灯珠贴装点尺寸参数对图像进行识别,得到灯珠贴装点坐标;
S40、灯珠贴装点的二次扫描,相机根据灯珠贴装点坐标进行移动,在蓝光光源下采图,对灯珠贴装点进行识别;
相机对每一个灯珠贴装点进行采图并更新灯珠贴装点坐标,完成蓝光扫描。
进一步的,步骤S10中,通过蓝光光源对灯珠板进行照射,其中白色区域为灯珠贴装点,周围背景色为黑色。
进一步的,步骤S10中,灯珠贴装点的类型按形状划分包括矩形灯珠和圆形灯珠,灯珠贴装点的参数包括灯珠贴装点的长宽尺寸、采图时的蓝光光源强度以及二值化阈值。
进一步的,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对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得到目标边缘;
对每个目标边缘进行最小外包矩形计算和拟合椭圆计算,根据边缘轮廓点计算圆度和矩形度,以确定该目标是圆形灯珠还是矩形灯珠;
如果是圆形灯珠,记录灯珠的中心坐标;如果是矩形灯珠,则同时记录灯珠的中心坐标和角度。
进一步的,步骤S20中,相机的移动轨迹呈S型,相机每次移动的距离为相机视野尺寸减去灯珠贴装尺寸,以确保相机每次移动后采集的图像与前一次采集的图像之间具有重合部分。
进一步的,步骤S30中,当灯珠贴装点图像识别通过后,记录对应灯珠贴装点的坐标、识别角度和灯珠贴装点类型。
进一步的,步骤S30包括以下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路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路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75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