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固相变自支撑压裂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62991.7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5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赵众从;李文;郭秀鹏;王雷;陈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C09K8/80;C09K8/8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陶亮 |
地址: | 434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支撑 压裂液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C09K8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固相变自支撑压裂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压裂液组合物由A,B双组份组成;所述A组份为相变压裂液;所述B组份为非相变压裂液;所述A组份与B组份的体积比为1:1~5。本申请制备的液固相变自支撑压裂液组合物具有适宜的粘度,良好的注入流动性,相变温度范围大以及耐热性等优异性能,与现有的压裂液支撑剂体系相比,其具有更好的性能优势,能够极大地加快油井开采进度和效率,适宜在压裂支撑剂领域推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09K8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固相变自支撑压裂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体积压裂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水力压裂技术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传统的加砂压裂技术方式只对两翼缝的支撑是有效的,但是在大排量、大液量的体积压裂模式下,传统的加砂压裂技术对水力裂缝的支撑率不到30%。当前,传统水力压裂技术带来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若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打破传统水力压裂体系,思考一种全新的水力压裂体系。
自支撑压裂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水力压裂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两种非混相液体压开储层,一种为水相,称为非相变压裂液;一种为油相,称为相变压裂液。在压裂施工中,非相变压裂液和相变压裂液在注入前会混合在一起,然后由压裂车将混相液体注入地层中,注入的过程中,两相界面张力、两相注入比例以及两相密度等可以控制相变压裂液在裂缝中的分布规律。当非混相液体进入裂缝通道后,由于热量从地层传递到裂缝表面,导致温度升高,随后,相变压裂液的温度升高至相变温度,在地层裂缝的持续加热作用下,逐渐形成液固相变支撑剂。由于注入的是液体,因此液固相变支撑剂可以对裂缝和微裂缝起到全支撑,形成了一些高导流能力的自支撑裂缝。随后打开井口,使非相变压裂液快速回流,为油气渗透留下通道,完全返流后,可从自支撑裂缝中的油气渗流通道快速开采油气。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液固相变自支撑压裂液组合物,其具有适宜的粘度,良好的注入流动性,相变温度范围大以及耐热性等优异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固相变自支撑压裂液组合物,所述压裂液组合物由A,B双组份组成;所述A组份为相变压裂液;所述B组份为非相变压裂液;所述A组份与B组份的体积比为1:1~5。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A组份与B组份的体积比为1:1。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A组份,以占组合物整体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功能骨架单体50~65%,交联单体20~30%,0.1~0.3%活性单体,3~8%增容单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交联单体为Wf1K和Wf2K。
所述交联单体Wf1K为乙烯基甲苯、乙酸乙烯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的一种或多种;Wf2K为异戊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聚氰酸三烯丙酯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Wf1K和Wf2K的质量比为1:1。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活性单体为Wf3K。
上述活性单体Wf3K为过氧化四碳酸四特丁酯、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辛酰、过氧化二异丙苯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增容单体为Wf4K。
上述增容单体Wf4K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聚乙酸乙烯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丙二醇缩水甘油醚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B组份,以占组合物整体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成分:分散剂1~3%,稳定剂3~6%,添加剂0.1~0.3%,表张改变剂1~5%以及去离子水补充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62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