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归一式板形目标曲线的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16672.2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7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李旭;金树仁;黄华贵;张欣;陈树宗;张宇峰;李晓华;韩月娇;丁敬国;张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式 目标 曲线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归一式板形目标曲线的设置方法,首先建立了高次项的板形目标曲线的初始表达式,并将其分成奇数项板形目标曲线和偶数项板形目标曲线。利用归一化算法对奇数项板形目标曲线和偶数项板形目标曲线计算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形成经归一化后的偶数项板形目标曲线系数和奇数项板形目标曲线系数。设定两种曲线的增益系数以实现板形目标曲线的放大功能。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板形目标曲线方程的最终表达式具有可视化程度高、设置简单且易操作的特点,便于现场人员理解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带钢板形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归一式板形目标曲线的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板形目标曲线是板形控制系统实现自动修正板形偏差的关键因素。当我国从国外引进第一套冷轧控制系统和设备时,只是引进了相关使用技术,并没有引进板形目标曲线的设置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板形目标曲线的机理设定方法,即:影响函数法和条元法。从对目前的板形目标曲线的研究发展分析可看出,板形目标曲线的设定从初期的理论计算过程发展到通过智能算法获取的阶段,但均是以稳态轧制过程为基础建立相关计算模型和优化模型。从制造行业的生产特点角度分析,非稳态生产阶段突变因素较多、数据偏差较大,因此无法用固定的模型来实现某一特征参数的设定和优化过程,更多的则是依据生产经验进行人为设定。因此,如何将非稳态阶段板形目标曲线的设定经验融合到板形控制系统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非稳态阶段设置板形目标曲线的过程中,要求板形目标曲线结构简洁、设置方便且易于操作人员理解。但现有计算均是从板形目标曲线的产生过程角度进行研究和计算,涉及领域广泛、计算难度大、计算周期长,而且众多计算结果均以某种假设调节得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目前所有的板形目标曲线的设置过程均过于繁琐,且各系数之间的耦合作用严重,极易导致其中一个系数极大而另一个系数极小的不平衡现象。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方法以简化目标曲线的设置过程和难度,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归一式板形目标曲线的设置方法,降低了板形目标曲线的设定难度,以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对于不同带钢规格的板形目标曲线的设定,以提高冷轧带钢产品的板形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归一式板形目标曲线的设置方法,包括:
步骤1:依据板形目标曲线的补偿原则及设定规则,结合现场工况条件和传感器坐标,建立板形目标曲线的原始表达式;
步骤2:以奇、偶次项为划分标准,将板形目标曲线划分成奇数项板形目标曲线和偶数项板形目标曲线;
步骤3:建立板形覆盖率系数,依据板形辊上传感器的宽度,计算目标宽度为B的带钢所使用传感器的编号区间;
步骤4:利用线性归一化算法对传感器坐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后的传感器坐标;
步骤5:将归一化后的传感器坐标代入到偶数项板形目标曲线中,利用线性归一化算法对偶数项板形目标曲线中的各项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偶数项板形目标曲线的表达方程;
步骤6:将归一化后的传感器坐标代入到奇数项板形目标曲线中,利用归一化算法对奇数项板形目标曲线中的各项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奇数项板形目标曲线的表达方程;
步骤7:设定归一化偶数项板形目标曲线和归一化奇数项板形目标曲线的增益系数,对两种曲线进行放大;
步骤8:利用步骤7中放大后的两种板形目标曲线建立最终的归一式板形目标曲线的表达式。
在本发明的归一式板形目标曲线的设置方法中,所述步骤1具体为:
依据带钢横向温差补偿、成品钢卷形状补偿、卷取机安装误差补偿、边部减薄补偿,根据目标曲线的对称性、板形板凸度综合控制原则、补偿附加因素对板形的影响、满足后续工序的要求四种设置原则,建立板形目标曲线的初始表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东北大学,未经燕山大学;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6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