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重追踪的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57863.6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2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宇;符伊晴;赵晋飞;杨捷鹏;李嘉豪;骆少明;谭志平;黄华盛;郭琪伟;陈尉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10/74;G06F16/55;G06F16/583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仵乐娟 |
地址: | 51066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重 追踪 水稻 白叶枯病 防治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示了一种基于双重追踪的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筛选出指定昆虫;获取指定知识图谱;提取一个指定三元组;在指定动物身上装上追踪器,并投入预设稻田中,得到水稻图像序列,并生成追踪信号分布图序列;得到第一分布图序列;得到第二分布图序列,进行修正处理,以得到第三分布图序列;生成第一区域,生成第二区域;计算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区域相似度值;若区域相似度值大于区域相似度阈值,则得到第三区域;对第三区域中的水稻进行白叶枯病防治处理,实现了对水稻白叶枯病进行及时检测并防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智慧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双重追踪的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白叶枯病是由水稻黄单胞杆菌引起的,对水稻生长有极大的危害。水稻在整个生长周期都可能感染白叶枯病。在感染水稻黄单胞杆菌较长时间后,水稻会出现明显症状,此时易于分辨。但是若水稻感染水稻黄单胞杆菌的时间较短,水稻未呈现明显症状,则难以发现。而对于水稻白叶枯病的检测,越早发现就越能及时得到防治,然而传统技术中缺少能够对水稻白叶枯病进行及时检测并防治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双重追踪的水稻白叶枯病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预设的昆虫筛选方法,从预设的昆虫列表中筛选出指定昆虫;其中,所述指定昆虫在食物链中处于水稻的上级,并且相对于感染白叶枯病的水稻,所述指定昆虫更倾向于以未感染白叶枯病的水稻作为食物;
S2、获取对应于所述预设稻田的指定环境类型,并根据预设的水稻环境类型与知识图谱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指定环境类型对应的指定知识图谱;其中,所述指定知识图谱中的一个知识节点为所述指定昆虫;
S3、根据预设的三元组提取方法,从所述指定知识图谱中提取一个指定三元组;其中,所述指定三元组中的一个知识实体为所述指定昆虫,另一个知识实体为非昆虫的指定动物;
S4、在指定数量的所述指定动物身上装上追踪器,并投入预设稻田中,再采用预设的图像传感器在第一时间窗口内,对预设稻田进行实时图像采集处理,以得到水稻图像序列,并在第二时间窗口内,接收追踪器发送的信号,以生成追踪信号分布图序列;其中,第一时间窗口与第二时间窗口相同;
S5、对水稻图像序列进行指定昆虫识别处理,以得到指定昆虫在预设稻田中随时间变化的第一分布图序列;对水稻图像序列进行指定动物识别处理,以得到指定动物在预设稻田中随时间变化的第二分布图序列,结合所述追踪信号分布图序列对所述第二分布图序列进行修正处理,以得到第三分布图序列;
S6、根据预设的区域生成方法,采用所述第一分布图序列,生成第一区域,同时采用所述第三分布图序列,生成第二区域;根据预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计算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区域相似度值,并判断所述区域相似度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区域相似度阈值;
S7、若所述区域相似度值大于预设的区域相似度阈值,则对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进行并集处理,以得到第三区域;
S8、采用预设的白叶枯病防治方法,对第三区域中的水稻进行白叶枯病防治处理。
其中,所述根据预设的昆虫筛选方法,从预设的昆虫列表中筛选出指定昆虫的步骤S1,包括:
S101、从预设的食物链中,选取处于水稻上级的多种昆虫,以得到由所述多种昆虫构成的昆虫列表;
S102、在第一样本水稻种植区中,按第一图案种植感染白叶枯病的水稻和未感染白叶枯病的水稻;
S103、将所述多种昆虫引入第一样本水稻种植区中,并在预设时间之后,对第一样本水稻种植区进行观察,以得到与所述多种昆虫分别对应的多个昆虫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未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7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