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2694.7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5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峰;仝凤兰;何绪宁;王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F16L2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008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仪表 漏气 检测 装置 | ||
一种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固定设置门型支架,门型支架两侧立板的相向面分别设置相对称的导向槽,移动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门型支架上端的横梁上设置用于驱动移动横杆下行的驱动机构,移动横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气泵,气泵的出气口连接Y形输气管,第一出气段的端头设置为插接密封头,底座上设置待测仪表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位于Y形输气管的第一出气段下方;还包括密封连接套,密封连接套用于安装在待测仪表的进气端,供第一出气段的插接密封头插入,第二出气段端头与标准仪表的进气端固定连接,Y形输气管的两个出气段之间连接一检测管,检测管上设置一压差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仪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仪表,是由若干自动化元件构成的,具有较完善功能的自动化技术工具,它一般同时具有数种功能,如测量、显示、记录或测量、控制、报警等,自动化仪表本身是一个系统,又是整个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自动化仪表是一种“信息机器”,其主要功能是信息形式的转换,将输入信号转换成输出信号,信号可以按时间域或频率域表达,信号的传输则可调制成连续的模拟量或断续的数字量形式。
在自动化仪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动化仪表的质量,必须利用漏气检测装置进行漏气检测,现有的漏气检测操作中,一种是通过人工手动检测,操作过程麻烦,检测效率低,且容易因人为操作失误造成检测误差,另一种是采用漏气检测装置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漏气检测装置的仪表与输气管连接时难以准确对位,容易出现连接偏差,且仪表的气口与与输气之间的密封性较差,容易导致检测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操作简单,对自动化仪表的检测准确性高,且能提高自动化仪表的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设置门型支架,所述门型支架两侧立板的相向面分别设置相对称的导向槽,一移动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下端设置压缩弹簧,门型支架上端间的横梁上设置用于驱动移动横杆下行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运动部件与移动横杆的上端面接触,所述移动横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一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接一Y形输气管,所述Y形输气管的进气段与气泵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Y形输气管的两个出气段向下垂直延伸,其中第一出气段的端头设置为插接密封头,该出气段的插接密封头头端距Y形输气管进气段的距离与第二出气段端头距Y形输气管进气段的距离相同,且两个出气段平行,所述底座上设置一待测仪表的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位于Y形输气管的第一出气段下方;还包括一密封连接套,所述密封连接套用于安装在待测仪表的进气端,供第一出气段的插接密封头插入,所述第二出气段端头与一标准仪表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所述Y形输气管的两个出气段之间连接一检测管,所述检测管上设置一压差传感器,该压差传感器用于检测两出气段之间的压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马达、凸轮,所述马达通过一安装板与横梁连接,所述凸轮与马达的转轴周向固定,凸轮的外缘与移动横杆的上端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连接套中的上部对称设置至少两个向内凸起的弹性定位板,所述弹性定位板与密封连接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拉伸弹簧,所述密封连接套中的下部设置密封块,所述插接密封头上段的外壁设置与弹性定位板对应的定位槽,插接密封头下段为密封段,该密封段与密封块贴合抵紧,且密封段与密封块之间设置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定位板之间的相向面上设置定位凸起,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设置与定位凸起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弹性定位板靠近密封连接套内壁的一面设置拉杆,所述拉杆向外延伸出密封连接套。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密封头的长度与密封连接套的腔内长度相同,所述插接密封头的上端设置密封凸缘,所述密封连接套设置与密封凸缘对应的限位槽,该限位凸缘的直径与密封连接套上端的口径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2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