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2694.7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5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峰;仝凤兰;何绪宁;王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F16L2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乾乙律师事务所 5023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地址: | 40008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 仪表 漏气 检测 装置 | ||
1.一种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端固定设置门型支架(1),所述门型支架(1)两侧立板(1-1)的相向面分别设置相对称的导向槽(36),一移动横杆(7)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8)与导向槽(36)滑动配合,所述滑块(8)的下端设置压缩弹簧(23),门型支架(1)上端间的横梁(1-2)上设置用于驱动移动横杆(7)下行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运动部件与移动横杆(7)的上端面接触,所述移动横杆(7)的下端固定设置一气泵(9),所述气泵(9)的出气口连接一Y形输气管(10),所述Y形输气管(10)的进气段与气泵(9)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所述Y形输气管(10)的两个出气段向下垂直延伸,其中第一出气段(10-1)的端头设置为插接密封头(27),该出气段的插接密封头(27)头端距Y形输气管(10)进气段的距离与第二出气段端头距Y形输气管(10)进气段的距离相同,且两个出气段平行,所述底座(4)上设置一待测仪表(31)的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位于Y形输气管(10)的第一出气段(10-1)下方;还包括一密封连接套(34),所述密封连接套(34)用于安装在待测仪表(31)的进气端,供第一出气段(10-1)的插接密封头(27)插入,所述第二出气段(10-2)端头与一标准仪表(13)的进气端固定连接,所述Y形输气管(10)的两个出气段之间连接一检测管(17),所述检测管(17)上设置一压差传感器(11),该压差传感器(11)用于检测两出气段之间的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包括马达(19)、凸轮(5),所述马达(19)通过一安装板(6)与横梁(1-2)连接,所述凸轮(5)与马达(19)的转轴周向固定,凸轮(5)的外缘与移动横杆(7)的上端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套(34)中的上部对称设置至少两个向内凸起的弹性定位板(29),所述弹性定位板(29)与密封连接套(34)的内壁之间设置拉伸弹簧(28),所述密封连接套(34)中的下部设置密封块(32),所述插接密封头(27)上段的外壁设置与弹性定位板(29)对应的定位槽(25),插接密封头(27)下段为密封段,该密封段与密封块(32)贴合抵紧,且密封段与密封块(32)之间设置密封垫(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板(29)之间的相向面上设置定位凸起(37),所述定位槽(25)的槽底设置与定位凸起(37)对应的定位孔(26),所述弹性定位板(29)靠近密封连接套(34)内壁的一面设置拉杆(33),所述拉杆(33)向外延伸出密封连接套(3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密封头(27)的长度与密封连接套(34)的腔内长度相同,所述插接密封头(27)的上端设置密封凸缘(24),所述密封连接套(34)设置与密封凸缘(24)对应的限位槽,该限位凸缘(24)的直径与密封连接套(34)上端的口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座(20)、两相互铰接的夹持板(16),所述连接座(20)上设置铰接座,所述夹持板(16)通过铰接座安装在连接座(20)上,各夹持板(16)与连接座(20)之间分别设置电动伸缩杆(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6)的内壁设置若干防滑凸起(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6)的两侧分别设置挡板(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26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