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自由度变刚度的模块化柔性驱动器及仿生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5408.6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0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房付熠;李汶柏;易子琛;邓达鹏;赵天昊;王艺霖;张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度 刚度 模块化 柔性 驱动器 仿生 机器人 | ||
1.一种多自由度变刚度模块化柔性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快连上基座(1)、伸缩单元(3)、变刚度单元(2)以及快连下基座(4),所述变刚度单元(2)圆周分布在快连上基座(1)和快连下基座之间(4)上;所述伸缩单元竖(3)直固定在快连上基座(1)和快连下基座(4)圆周中心;
当所述伸缩单元(3)处于真空状态时,所述伸缩单元(3)伸缩,向所述快连上基座(1)和所述快连下基座(4)施加拉力,驱使模块整体压缩,带动所述变刚度单元(2)进一步弯曲,储备弹性势能;
将所述变刚度单元(2)一侧抽真空,使所述变刚度单元(2)向另一侧进行变形,带动模块整体进行弯曲;停止抽气后,所述伸缩单元(3)和所述变刚度单元(2)接通大气,所述伸缩单元(3)不再产生拉力,所述变刚度单元(2)瞬间释放能量,使模块产生一个跳跃的动作,从而完成一个动作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变刚度模块化柔性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3)包括人工肌肉导管(301)、人工肌肉折纸式骨架(302)、人工肌肉柔性外表皮(303)以及人工肌肉快连器(304),所述人工肌肉柔性外表皮(303)包覆在所述人工肌肉折纸式骨架(302)上,所述人工肌肉折纸式骨架(302)的两端连接所述人工肌肉快连器(304),所述人工肌肉柔性外表皮(303)插入到人工肌肉快连器(304)的深槽中,所述人工肌肉导管(301)一端插入到人工肌肉柔性外表皮(303)中,所述人工肌肉导管(301)另一端连接气泵;
当所述伸缩单元(3)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人工肌肉折纸式骨架(302)撑开,所述人工肌肉柔性外表皮(303)铺展,驱使所述伸缩单元(3)整体长度伸长;
当所述伸缩单元(3)处于真空状态时,所述人工肌肉柔性外表皮(303)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内收缩,同时推动所述人工肌肉折纸式骨架(302)压缩,且所述人工肌肉柔性外表皮(303)收到人工肌肉折纸式骨架(302)的限制,向折现的凹处皱缩,驱使所述伸缩单元(3)整体长度缩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自由度变刚度模块化柔性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刚度单元(2)包括变刚度弹性元件导管(201)、变刚度弹性元件外表皮(202)、变刚度弹性元件内层摩擦片(203),所述变刚度弹性元件内层摩擦片(203)层叠排列,所述变刚度弹性元件外表皮(202)包裹于所述变刚度弹性元件内层摩擦片(203)的外侧,所述变刚度弹性元件导管(201)连接于所述变刚度弹性元件外表皮(20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自由度变刚度模块化柔性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连上基座(1)上分别设有第一凸字形卡槽(101)、纵向快连卡槽(102)、第一弹性元件卡槽(103)、第一横向快连卡槽(104)以及第一气管导孔(105);
所述第一气管导孔(105)分布于所述快连上基座(1)的圆心,所述第一凸字形卡槽(101)呈圆周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气管导孔(105)的外侧,所述纵向快连卡槽(102)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卡槽(103)呈圆周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凸字形卡槽(101)的外侧,且所述纵向快连卡槽(102)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卡槽(103)间隔分布,所述第一横向快连卡槽(104)分布于所述纵向快连卡槽(102)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自由度变刚度模块化柔性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连下基座(4)上分别设于第二凸字形卡槽(401)、纵向快连卡扣(402)、第二弹性元件卡槽(403)、第二横向快连卡槽(104)以及第二气管导孔(405);
所述第二气管导孔(405)分布于所述快连下基座(4)的圆心,所述第二凸字形卡槽(401)呈圆周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气管导孔(405)的外侧,所述纵向快连卡扣(40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卡槽(403)呈圆周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凸字形卡槽(401)的外侧,且所述纵向快连卡扣(40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卡槽(403))间隔分布,第二横向快连卡槽(104)分布于所述纵向快连卡扣(402)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54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