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潜驳承载船舶悬伸式下水的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3670.0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1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鹤;梁玉玉;袁华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B63C3/00;G06F119/0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潜驳 承载 船舶 悬伸式 下水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潜驳承载船舶悬伸式下水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悬伸结构的材料许用应力,并分别计算悬伸结构在基线截面处的最大剪力、悬伸结构的总重力和悬伸结构在基线截面上最大应力、半潜驳艉部的材料许用剪力、许用弯矩和悬伸结构相对基点的总弯矩;若满足以下条件式,则待下水船舶可利用半潜驳下水成功:Q≥F;σ≤σ1;F1≥F;M1≥M;其中,Q为悬伸结构在所述基线截面处的最大剪力,F为悬伸结构的总重力,σ为悬伸结构在基线截面上最大应力,σ1为悬伸结构的材料许用应力;F1为半潜驳艉部的材料许用剪力,M1为半潜驳艉部的材料许用弯矩,M为悬伸结构相对基点的总弯矩。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船舶下水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待下水船舶长度大于半潜驳长度时能否下水成功的半潜驳承载船舶悬伸式下水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下水方式分为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和机械式下水三种,建造场地分为船坞建造、船台建造、平地建造三种。其中平地建造不占用造船厂宝贵的船坞和船台资源,配合半潜驳船下水,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经济性高的船舶下水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建造领域。
半潜驳船下水方法在平地建造船舶,使用滑道或重载运输车,将待下水船舶移动到半潜驳抬船甲板,使待下水船舶重量均匀分布于半潜驳抬船甲板及其船体结构,将半潜驳拖移至足够水深的水域,半潜驳浮箱内压载海水,使半潜驳下沉,抬船甲板淹没于水中,待下水船舶起浮分离,回靠码头,完成下水作业。
但半潜驳船下水方法对船舶尺寸有严格限制,通常情况下,待下水船舶基线长度需小于半潜驳抬船甲板长度。如待下水船舶基线长度超出现有半潜驳抬船甲板长度,由于无法事前评估半潜驳能否承载待下水船舶,则需更换更大更长的半潜驳;或将待下水船舶分成多段,分别下水后,在船坞中进行大合拢。上述缺点对项目工程策划、建造周期、施工难度等带来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待下水船舶长度大于半潜驳长度时,能否下水成功的半潜驳承载船舶悬伸式下水的评估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半潜驳承载船舶悬伸式下水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待下水船舶的悬伸结构与半潜驳的艉封板交界线为基线,以所述基线与所述待下水船舶纵向中心线的交点为基点;获取所述悬伸结构的材料许用应力、所述半潜驳艉部的材料许用剪力、所述半潜驳艉部的材料许用弯矩,并分别计算所述悬伸结构在所述基线截面处的最大剪力、所述悬伸结构的总重力和所述悬伸结构在基线截面上最大应力、和悬伸结构相对基点的总弯矩;
若满足以下条件式,则所述待下水船舶可利用所述半潜驳下水成功:
Q≥F;
σ≤σ1;
F1≥F;
M1≥M;
其中,Q为所述悬伸结构在所述基线截面处的最大剪力,F为所述悬伸结构的总重力,σ为所述悬伸结构在基线截面上最大应力,σ1为所述悬伸结构的材料许用应力;F1为所述半潜驳艉部的材料许用剪力,M1为所述半潜驳艉部的材料许用弯矩,M为所述悬伸结构相对基点的总弯矩。
进一步地,获取所述悬伸结构各分项重量,所述F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F=W*G;
W=∑W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3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