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芪代用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248.0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拓磊;何雯;姬存良;徐怀德;雷宏杰;余静雅;王莹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子洲县世平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李迎英 |
地址: | 71840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芪 用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芪代用茶及其制作方法,黄芪代用茶各组分按质量比为黄芪13%~55%,枸杞10%~30%,桂圆5%~40%和红枣10%~50%,其他辅料5%~60%;黄芪代用茶制备方法包括黄芪清洗、鼓风干燥箱中50℃~70℃℃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5h~8h并切片、配料和包装;本发明代替茶水,既有茶水的醒脑效果,又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芪代用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材黄芪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与免疫力,具有改善心肺功能、降血压、降血糖、保护肝肾、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以及抗病毒、抗菌等功能,更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子洲黄芪素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色鲜、质优而著称,是国家六大中药材基地中唯一符合出口标准的产品,在中国黄芪产地中,最早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DB61/T 1004-2015《地理标志产品子洲黄芪》,虽然目前子洲黄芪产量大并且逐年块速增长,但长期以来其用途较单一,仅作为中药使用的居多。
公布号为CN109248231 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黄芪茶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质量比为60%的黄芪、20%的枸杞和20%的绿茶,黄芪清理后进行阴干、在55℃~65℃的温度下消毒并清洗、切片、干燥、灭菌。该方案既没有达到代替茶叶的作用,又无法配合其他引物充分发挥中药黄芪的保健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芪代用茶及其制作方法,既有茶的醒脑作用,又有黄芪的保健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芪代用茶,黄芪代用茶各组分包括黄芪、枸杞、桂圆、红枣和其他辅料,黄芪代用茶各组分按质量比为黄芪13%~55%,枸杞10%~30%,桂圆5%~40%和红枣10%~50%,其他辅料5%~30%。
上述黄芪代用茶中,其他辅料包括栀子、金银花、橙皮、罗汉果、火焰蔘、玫瑰花、菊花、桔梗、甘草、党参、西洋参、生姜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黄芪代用茶中,其他辅料各组分按质量比为栀子5%~10%、金银花5%~10%、橙皮5%~10%、罗汉果5%~10%,
上述黄芪代用茶中,其他辅料各组分按质量比为火焰蔘5%~15%、玫瑰花4%~15%、菊花5%~15%,橙皮5%~15%、罗汉果5%~15%。
上述黄芪代用茶中,其他辅料各组分按质量比为桔梗5%~10%,甘草5%~10%,金银花5%~10%,党参4%~10%,西洋参5%~10%。
一种黄芪代用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黄芪清洗,去除杂质,沥干水分;桂圆去皮去核,红枣去核;
步骤2:将沥干的黄芪条放在鼓风干燥箱,于50℃~70℃℃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干燥5h~8h;
步骤3:将黄芪、桂圆、红枣分别切成1mm~3mm厚的薄片或切成丝状;
步骤4:将栀子、金银花、橙皮、罗汉果、火焰蔘、玫瑰花、菊花、桔梗、甘草、党参、西洋参中的一种或多种切成块状或薄片;
步骤5:将原料按上述黄芪代用茶各组分按质量比配制,使用一次性无纺布过滤茶包袋或塑封袋包装或真空包装,5~10g/袋;
步骤6:取一袋茶包置于杯中,加80℃~90℃热水,泡3~8min即可饮用。
上述黄芪代用茶的制作方法中,步骤3中黄芪的处理方法还包括:
利用高转速粉碎机,将干燥的黄芪粉碎成微米级的粉末状,平均粒径在30~50μm;或利用超微粉碎机,将干燥的黄芪粉碎成亚微米级的粉末状,平均粒径在1~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子洲县世平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子洲县世平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