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门开闭装置及含该侧门开闭装置的铁路自翻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8826.1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5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石峰;涂智文;史春江;李晓军;张仙花;徐冬华;谢景佳;刘幻云;岳胜娥;周子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9/06 | 分类号: | B61D9/06;B61D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1200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门 开闭 装置 铁路 翻车 | ||
1.一种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用于联动侧门(1)、车厢本体(2)以及底架组成(3),以带动侧门(1)相对于车厢本体(2)翻转打开或者闭合;所述侧门开闭装置包括第一连杆(4)、曲柄(5)、以及第二连杆(6),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与侧门(1)铰接,所述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与曲柄(5)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曲柄(5)的中部与车厢本体(2)铰接,所述曲柄(5)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6)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底架组成(3)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4)具有第一铰接端(4.1)和第一活动端(4.2),所述第一铰接端(4.1)上安装有侧门开闭上轴销(4.11),所述第一铰接端(4.1)通过侧门开闭上轴销(4.11)与侧门(1)铰接;所述第一活动端(4.2)上开设有用于与曲柄(5)连接的第一长导向槽(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4)由第一连接段(4.3)和第二连接段(4.4)构成,所述第一铰接端(4.1)设置在第一连接段(4.3)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段(4.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4.4)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活动端(4.2)设置在第二连接段(4.4)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5)具有第一自由端(5.1)、第二自由端(5.2)以及中部铰接端(5.3);所述第一自由端(5.1)过销轴安装在第一长导向槽(4.21)内与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自由端(5.2)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6)铰接,所述中部铰接端(5.3)上安装有侧门开闭中轴销(5.31),所述中部铰接端(5.3)通过侧门开闭中轴销(5.31)与车厢本体(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6)具有第二铰接端(6.1)和第二活动端(6.2),所述第二铰接端(6.1)与曲柄(5)的第二自由端(5.2)铰接,所述第二活动端(6.2)上开设有用于与底架组成(3)连接的第二长导向槽(6.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门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组成(3)的端梁外侧设置有侧门开闭下轴销(3.1),所述侧门开闭下轴销(3.1)嵌入第二长导向槽(6.21)内与其滑动连接。
7.一种铁路自翻车,包括侧门(1)、车厢本体(2)以及底架组成(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侧门开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自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本体(2)具有顶升侧(2.1)和卸料侧(2.2),所述车厢本体(2)的顶升侧(2.1)与底架组成(3)的一侧抵接,所述车厢本体(2)的卸料侧(2.2)通过车厢转轴(7)与底架组成(3)的另一侧转动连接;
所述侧门(1)设置在车厢本体(2)的卸料侧(2.2),所述侧门(1)通过侧门销轴(8)与车厢本体(2)的卸料侧(2.2)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自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1)上设置有耳板(1.1),所述第一连杆(4)的第一铰接端(4.1)通过侧门开闭上轴销(4.11)与侧门(1)的耳板(1.1)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铁路自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组成(3)与车厢本体(2)相抵接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驱动车厢本体(2)上升翻转或者下降复位的侧翻缸(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分公司,未经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8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