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8725.4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7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赖敏桂;刘真;林中挺;唐小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10/80;G06V10/7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高艳红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识别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电动车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梯,所述电梯位于楼宇中,包括轿厢,所述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所述轿厢设置有轿厢门,所述轿厢门上安装有光幕,所述方法包括:
当电梯的轿厢门开启时,调用所述光幕识别进入所述轿厢的物体,获得识别结果;
若所述识别结果为所述物体存在轮状部件,则确认所述识别结果是否有效;
若有效,则调用所述轿厢内的摄像头对所述轿厢门采集图像数据;
在所述图像数据中识别所述物体的多个特征;
针对每个所述特征,根据所述特征计算所述物体属于电动车的第一概率;
将所有所述特征的所述第一概率融合为所述物体属于所述电动车的第二概率;
根据所述第二概率确认所述物体是否为所述电动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光幕包括第一发射器、第一接收器,所述调用所述光幕识别进入所述轿厢的物体,获得识别结果,包括:
在所述轿厢门从开启至关闭期间,启动所述第一发射器发射第一红外光线;
每间隔预设的时间段,记录所述第一接收器处接收到的所述第一红外光线的第一强度及第一时间点;
将数值最大的所述第一强度设置为第一目标强度;
将所述第一目标强度对应的所述第一时间点设置为第一目标点;
筛选所述第一时间点在所述第一目标点之前,且与所述第一目标点相差多个所述时间段的所述第一强度,作为第二目标强度;
筛选所述第一时间点在所述第一目标点之后,且与所述第一目标点相差多个所述时间段的所述第一强度,作为第三目标强度;
若第一数量与第二数量之间的差值在预设的数量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强度与所述第三目标强度匹配成功,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第二目标强度的所述第一时间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点之间间隔的所述时间段的数量,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第三目标强度的所述第一时间点与所述第一目标点之间间隔的所述时间段的数量;
统计所述第二目标强度与所述第三目标强度匹配成功的次数;
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阈值,则确认识别结果为进入所述轿厢的物体存在轮状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幕还包括第二发射器、第二接收器,所述第二发射器与所述第一发射器同时启动,向所述第二接收器发射第二红外光线,所述若识别结果为所述物体存在轮状部件,则确认所述识别结果是否有效,包括:
查询在所述轿厢门开启至关闭期间记录的,所述第二接收器接收到的多个所述第二红外光线的第二强度及第二时间点;
比较多个所述第二强度与预设的强度阈值;
选取小于所述强度阈值的所述第二强度作为第四目标强度;
将所述第四目标强度对应的所述第二时间点设置为第二目标点;
若在所述第二目标点后,所述轿厢门关闭前再次识别到轮状部件,则确认所述识别结果有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包括轮状部件的颜色、物体的躯干形状及物体的长度,所述在所述图像数据中识别所述物体的多个特征,包括:
确定位于所述图像数据中的第一识别区域、第二识别区域;
统计所述第二识别区域中不同颜色的像素点的像素数量;
选取所述像素数量最大的所述像素点指向的所述颜色作为所述轮状部件的颜色;
对所述第一识别区域进行预处理,获得表示所述物体的物体轮廓,所述物体轮廓为所述物体的躯干形状;
查询组成所述物体轮廓的所述像素点中表示所述物体轮廓尾部的所述像素点第一坐标,表示所述物体轮廓头部的所述像素点的第二坐标;
计算所述第一坐标与所述第二坐标的欧氏距离,作为所述物体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所述特征,根据所述特征计算所述物体属于电动车的第一概率,包括:
根据所述轮状部件的颜色计算所述物体属于电动车的第一概率;
根据所述物体的躯干形状计算所述物体属于所述电动车的第一概率;
根据所述物体的长度计算所述物体属于所述电动车的第一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7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