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GAT1基因启动子区域变异位点及其在检测猪肉肌内脂肪含量上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342626.5 申请日: 2022-04-02
公开(公告)号: CN114854868A 公开(公告)日: 2022-08-05
发明(设计)人: 陈杰;赵金迪;韦伟;张立凡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88 分类号: C12Q1/6888;C12Q1/6858;C12N15/11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李晓峰
地址: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dgat1 基因 启动子 区域 变异 及其 检测 猪肉 脂肪 含量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DGAT1基因启动子区变异位点及其在检测猪肉肌内脂肪含量上的应用。该SNP分子标记位于DGAT1基因启动子区的转录起始密码子上游379bp处,该位点碱基是C或T。根据该突变位点的基因型确定猪肉肌内脂肪含量情况。本发明在启动子区域筛选了一个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的SNP位点,从而获得了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的功能基因和分子遗传标记,通过优选该SNP分子标记的优势等位基因及对该位点的快速检测,能够为猪肉中肌内脂肪含量调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猪肉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DGAT1基因启动子区变异位点及其在检测猪肉肌内脂肪含量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其中猪肉占到一半以上。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的需求逐渐由“量”向“质”转变,即猪肉的品质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美味、营养、健康肉品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在影响猪肉品质的诸多因素中,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猪肉的嫩度、多汁性和风味高度相关,是决定猪肉品质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提高猪肉中肌内脂肪含量来改善猪肉肉质、提高食用价值、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IMF是猪肉中脂肪沉积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指的是同一部位肌肉内部、肌纤维之间沉积的脂肪,主要位于肌内膜、肌束膜或肌外膜上,主要成分是磷脂和甘油三酯。有研究表明,肌内脂肪的含量越低,肌肉的嫩度、多汁性、风味及总体可接受程度也越低,2%-3%的肌内脂肪含量是衡量肉质的一个理想标准。此外,猪的肌内脂肪性状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力(h2=0.52)。因此,研究肌内脂肪对改善猪肉品质、生产健康肉产品及提高猪产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和利用分子标记及相关检测技术使得肌内脂肪性状在遗传育种改良中获得较快进展。

哺乳动物的脂肪以三酰基甘油(TG)的形式存储代谢能,而TG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其中发挥作用的酶是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DGAT基因包括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1(DGAT1)基因和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前者属于酰基辅酶A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基因家族,后者属于单酰甘油酰基转移酶(MGAT)基因家族,分别编码微粒体酶DGAT1和DGAT2,是定位于内质网的跨膜蛋白,其拓扑结构具有与其他蛋白质和细胞器相互作用的能力,影响脂肪代谢及脂类在组织中的沉积,参与调节动物机体的能量合成和分解代谢。DGAT1基因是定位于内质网的跨膜蛋白,其拓扑结构具有与其他蛋白质和细胞器相互作用的能力,影响脂肪代谢及脂类在组织中的沉积,参与调节动物机体的能量合成和分解代谢,在脂肪合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着动物体内脂肪的形成与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猪肌内脂肪含量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方便快速地判断猪肉肌内脂肪含量情况,从而获得更好肉质提供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检测猪肌内脂肪含量的SNP分子标记,该SNP分子标记位于DGAT1基因启动子区的转录起始密码子上游379bp处,该位点碱基是C或T。因此,将该SNP命名为c.- 379C>T。该位点的基因型是CC、CT或TT。

其中,猪DGAT1基因序列参见Chromosome 4,NC_010446.5(452890..463665)。另外, DGAT1基因启动子区起始密码子(ATG)前约2000bp序列在序列表中列出(如SEQ IDNO.1所示),其中起始密码子上游379bp处为SNP分子标记位点,用下划线标出,其基因型为CC、CT或TT。

一种用于检测上述SNP分子标记的引物对,所述引物对的序列分别为:

DGAT1-3F:5’-CCACAACGCACTAGGCATTTC-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26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