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真空环境的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9176.X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2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李长峰;王洪兵;姜鹏;陈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5/00;B05D3/06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真空 环境 冷却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真空环境的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适用于真空环境的冷却系统包括:真空腔室内设有一框架,框架上安装有点胶装置、压合装置及固化装置;点胶装置包括真空视觉模块,真空视觉模块与框架相连接;第一冷却机构与真空视觉模块相连接,第一转接机构与第一冷却机构相连接,第二冷却机构与固化装置相连接,第二转接机构与第二冷却机构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将点胶装置、压合装置及固化装置集成在一个真空腔室内,可以提高工件的点胶质量及工作效率;通过第一冷却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可以有效的对真空视觉模块和固化装置进行降温、散热,第一转接机构和第二转接机构可以进一步保证真空腔室的密封,防止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灌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真空环境的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点胶、压合及固化三种工序是在独立的设备上进行的,工件点胶完后再移送到压合设备中进行压合,压合完后再进行固化处理。在工件转移的过程中,胶水可能会在空气中氧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等,导致胶水变质或者胶量增加。
但是,如果将点胶、压合和固化集成在一个真空腔室内,光源产生的热量无法散热出去,堆积在真空腔室内,影响真空腔室内的真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真空环境的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点胶、压合及固化工艺集成在一个真空腔室时,可以对光源降温散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适用于真空环境的冷却系统,包括:真空腔室,所述真空腔室内设有一框架,所述框架上安装有点胶装置、压合装置及固化装置;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真空视觉模块,所述真空视觉模块与所述框架相连接;第一冷却机构,所述第一冷却机构与所述真空视觉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真空视觉模块进行降温;第一转接机构,所述第一转接机构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密封;第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冷却机构与所述固化装置相连接,用于对所述固化装置进行降温;第二转接机构,所述第二转接机构与所述第二冷却机构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冷却机构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点胶装置、压合装置及固化装置集成在一个真空腔室内,可以提高工件的点胶质量及工作效率;通过第一冷却机构和第二冷却机构可以有效的对真空视觉模块和固化装置进行降温、散热,第一转接机构和第二转接机构可以进一步保证真空腔室的密封,防止泄漏。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真空视觉模块包括:
真空相机,所述真空相机与所述框架相连接;
视觉光源,所述视觉光源与所述真空相机相连接,所述视觉光源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化装置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安装在所述压合装置上,所述盒体与所述第二冷却机构相连接;
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安装在所述盒体朝向所述压合装置的一面,所述盒体与所述紫外光源之间形成一空腔。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转接机构包括:第一进路转接组件和第一回路转接组件,所述第一进路转接组件和第一回路转接组件均安装在所述真空腔室的上腔壁上,所述第一进路转接组件和第一回路转接组件均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机构包括:
空气泵,以及
第一冷却进路管道,所述第一冷却进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泵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进路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进路转接组件与所述视觉光源相连接;
第一冷却回路管道,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泵相连接,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回路转接组件与所述视觉光源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9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