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无轨胶轮车液力辅助制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87291.1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2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付凤吉;李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速安(浙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8 | 分类号: | B60T13/58;B60T1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胡珣燕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无轨 胶轮 车液力 辅助 制动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无轨胶轮车液力辅助制动控制系统,特点是手动挡位开关的第一接口为进气口接车辆的压缩空气,手动挡位开关的第二接口与第一调压阀的进气口相连,手动挡位开关的第三接口为排气口,手动挡位开关的第四接口与第二梭阀的第一进气口相连,第一调压阀的出气口与第一梭阀的第一进气口相连,液控阀的控制口接制动液压回路,液控阀的第一接口为进气口接车辆的压缩空气,液控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梭阀的第二进气口相连,液控阀的第三接口为排气口,第二梭阀的出气口与第二调压阀的进气口相连,第二调压阀的出气口与第一梭阀的第二进气口相连,第一梭阀的出气口与快放阀的进气口相连,快放阀的控制口接液力辅助制动装置。优点是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无轨胶轮车液力辅助制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采掘技术的快速发展,近水平煤层的采区正逐步减少,倾斜煤层逐渐增多,使无轨辅助运输车辆的行驶坡度和坡道长度逐渐增大。目前用于煤矿井下辅助运输的防爆车辆按车架形式分为铰接式防爆车辆和整体式防爆车辆,这两种防爆车辆一般适应坡度小于10°、长度不超过500米的坡道使用,然而近年来许多矿井中辅运坡道坡地其坡度达到10-14°,有的甚至有达到16°,坡道的长度超过2000米,对车辆制动系统的性能形成了严峻的考验。
目前常规的防爆车辆通常依靠单一的机械摩擦制动,在上述长距离大坡度的工况下,势必造成制动时制动器温升过快且无法及时散热,从而使制动器频繁出现过热、密封失效漏油、制动效能降低等严重问题,给煤矿生产运输带来安全隐患。部分普通车辆上的具备液力辅助制动系统,但是目前此类液力辅助制动系统普遍采用电控的方式进行控制,即采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电磁阀根据控制信号控制输出的压缩空气,此种液力辅助制动系统的控制方式基于电控在防爆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适于应用在防爆无轨胶轮车上,基于此,如何使液力辅助制动系统在防爆无轨胶轮车上安全使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满足防爆要求的防爆无轨胶轮车液力辅助制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爆无轨胶轮车液力辅助制动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挡位开关、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第一梭阀、第二梭阀、快放阀和液控阀,所述的手动挡位开关的第一接口为进气口接车辆的压缩空气,所述的手动挡位开关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的第一调压阀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手动挡位开关的第三接口为排气口,所述的手动挡位开关的第四接口与所述的第二梭阀的第一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一调压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的第一梭阀的第一进气口相连,所述的液控阀的控制口接制动液压回路,所述的液控阀的第一接口为进气口接车辆的压缩空气,所述的液控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的第二梭阀的第二进气口相连,所述的液控阀的第三接口为排气口,所述的第二梭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的第二调压阀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二调压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的第一梭阀的第二进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一梭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的快放阀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的快放阀的控制口接液力辅助制动装置。
所述的液控阀为多位多通换向阀。可根据挡位数量的不同进行具体选择,比如可以为二位三通换向阀(对应一个气压挡位和一个关闭挡位),也可以是三位四通换向阀(对应二个气压挡位和一个关闭挡位)。
所述的手动挡位开关为多位多通换向阀。可根据挡位数量的不同进行具体选择,比如可以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对应两个气压挡位和一个关闭挡位),也可以是四位五通换向阀(对应三个气压挡位和一个关闭挡位)。
所述的第一调压阀和所述的第二调压阀均为设定好输出气压的减压阀。
所述的快放阀为二位三通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控制系统通过手动挡位开关、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第一梭阀、第二梭阀、快放阀和液控阀配合车辆的压缩空气用于实现对液力辅助制动装置的驱动,为纯气路控制的系统,不存在电气防爆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安全,适于在防爆车辆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速安(浙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速安(浙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7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