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L-苹果酸钙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4273.X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9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刘浩;徐晴;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1/02 | 分类号: | C07C51/02;C07C51/47;C07C51/41;C07C59/245;C12P7/46;C12N1/14;C01D3/04;C12R1/68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晓梅 |
地址: | 21001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分离 提取 苹果酸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L‑苹果酸钙的方法及应用,步骤如下:(1)酸化;(2)絮凝;(3)板框过滤;(4)超滤;(5)脱色;(6)脱色液碱沉;(7)采用过滤或离心的方式,将步骤(6)得到的L‑苹果酸钙悬浊液脱水,固相保留并用自来水清洗,洗水量为板框容积量的2‑4倍,即得L‑苹果酸钙。本提取方法不仅分离提纯效果好,便于操作,所得L‑苹果酸钙的收率和纯度较高,本方法中采用盐酸酸化发酵液,较之常用的硫酸酸化效果更好,酸化过滤后,通过氢氧化钠碱沉L‑苹果酸钙的回收率更高,同时也可避免使用硫酸可能造成的碳化现象,避免生成硫酸钙沉淀,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L-苹果酸钙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L-苹果酸钙是优良的有机酸钙,分子含钙量为 23.26%,在目前已有的各种有机钙中几乎是最高的。L-苹果酸钙微溶于水,在水中钙含量可达 280 毫克/100 毫升,是牛奶含钙量的两倍多,适合制成各种含钙量高的钙产品,无任何副作用,酸甜可口,适用于各种年龄人群长期补钙的需要。另外,国内外研究表明,L-苹果酸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 TCA 循环,使身体在低氧甚至缺氧的条件下,更加有效果产生人体的能源 AIP,故能迅速恢复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很好的抗疲劳作用。动物实验还证明 L-苹果酸对记忆的获得、巩固和再现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空间辨别学习能力,钙及 L-苹果酸都是生理碱性的,有护脑益智作用,L-苹果酸还有保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作用。L-苹果酸钙的生理功能活性,在已有的各种钙源中是独树一帜的。
目前,现有技术中获得L-苹果酸钙的常规方法一般是通过L-苹果酸纯品+碳酸钙的方法制备得到L-苹果酸钙。例如,专利公开号为CN1394844A的专利公开文献公开的一种L-苹果酸钙的制备工艺,将50%-60%(w/w)的L-苹果酸溶液倒入中和反应器中,边搅拌边均匀加入碳酸钙,加料和搅拌时间控制在2-6 分钟,L-苹果酸与碳酸钙的比例为1:0.65-0.75(w/w),然后以100-200转/分的转速,打料5-10分钟,再将所得物料过14目筛后经真空干燥即得产品。现有技术中在制备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获得纯度高的L-苹果酸,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目前,L-苹果酸纯品的价格较贵。目前L-苹果酸主要是通过生物法合成得到,要想从发酵液或转化液中分离L-苹果酸,所需步骤十分繁琐(如专利公开文献CN111892498A中报道的),而且成本也较高。另外,化学法合成的苹果酸为DL型的,虽成本低廉,但不易吸收,有毒性,而且DL型的苹果酸不能用于直接生产L-苹果酸钙。另外,在分离沉淀操作步骤时,L-苹果酸与碳酸钙在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CO2,会排放到空气中,不利于环境保护。
因此有必要从微生物发酵液中开发一种高效、绿色的直接提取L-苹果酸钙的分离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L-苹果酸钙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L-苹果酸钙的方法,步骤如下:
(1)酸化:含L-苹果酸钙发酵液中,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酸化,低速搅拌,将pH调至为0.5-2.0,得到酸化发酵液;
(2)絮凝:在步骤(1)得到的发酵液中加入以发酵液质量计1.0-2.0%的聚合氯化铝,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预先配制成质量浓度8-10%的水溶液,缓慢倒入发酵液中,60-100rpm 搅拌10-30 min,然后搅拌速度调至400-700 rpm,10-60 min;加入与絮凝剂等质量的硅藻土,搅拌均匀;
(3)板框过滤: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通过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滤布孔径为300-500目,初滤液进行二次过滤,待滤饼形成,滤液澄清时,收集滤液;
(4)超滤:将步骤(3)分离的滤液经过平均分子量1000-3000的超滤膜,除去其中的大分子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昊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42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