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耦三自由度指掌可变型抓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60186.9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4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云;熊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谢一平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耦三 自由度 指掌可 变型 抓取 机构 | ||
1.一种解耦三自由度指掌可变型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转轴组件(1)、空间连杆组件(2)、手掌组件(3)、欠驱动手指组件(4)、手指牵引组件(5);所述空间连杆组件(2)安装于中心转轴组件(1)的中上部,所述手掌组件(3)安装于中心转轴组件(1)的中部,所述空间连杆组件(2)连接所述中心转轴组件(1)与所述手掌组件(3),所述中心转轴组件(1)为手掌组件(3)提供动力;所述手掌组件(3)由中心转轴组件(1)与空间连杆组件(2)提供支撑,起到模拟手部运动时手掌变形的作用;所述欠驱动手指组件(4)安装于手掌组件(3)的上部,起到自适应物体表面并实施抓取的作用;所述手指牵引组件(5)安装于中心转轴组件的底座上,用于引导欠驱动手指组件(4)周向变位;
所述中心转轴组件(1)包括旋转台(101)、支撑轴(102)、周向支撑环(103)、底座(104)、电机A(105)和联轴器A(106);所述支撑轴(102)为中空阶梯轴;所述底座(104)位于支撑轴(102)底部;所述周向支撑环(103)呈套筒状,安装于支撑轴(102)中段,所述周向支撑环(103)周向均布三个连接耳,用于连接手掌组件(3);所述电机A(105)安装于支撑轴(102)内部,所述旋转台(101)呈圆盘状,安装于支撑轴(102)的上部,通过所述联轴器A(106)与支撑轴(102)内部的电机A(105)相连接;所述电机A(105)为旋转台(101)提供动力,使旋转台(101)绕支撑轴(102)做旋转运动;
所述手掌组件(3)共三组,包括两个侧翻转板(305)和一个正翻转板(306),两个所述侧翻转板(305)、一个所述正翻转板(306)分别通过翻转轴(301)连接至周向支撑环(103)的连接耳,所述侧翻转板(305)、正翻转板(306)可绕翻转轴(301)做旋转运动;还包括旋转盘(307),所述旋转盘(307)的中部呈圆盘状,外周均匀设有三个扇形叶片,所述旋转盘(307)安装在支撑轴(102)上,位于周向支撑环(103)下方,三个所述扇形叶片分别对应两个侧翻转板(305)和一个正翻转板(306);所述旋转盘(307)与支撑轴(102)间隙配合,所述旋转盘(307)与旋转台(101)通过三根立柱(107)固定连接;所述侧翻转板(305)、正翻转板(306)板中开设有沿支撑轴(102)径向设置的直线槽口(308),所述侧翻转板(305)上还设有与支撑轴(102)同心的弧形槽口(309),所述弧形槽口(309)与所述直线槽口(308)在靠近支撑轴(102)的一端相连互通;所述旋转盘(307)的扇形叶片中开设有与侧/正翻转板的直线槽口/弧形槽口一一对应的槽口;
所述空间连杆组件共有三组,周向均匀安装于支撑轴(102)上部外侧,每组均由上球面副(201)、空间连杆(202)和下球面副(203)组成;所述上球面副(201)安装于旋转台(101)下表面;所述下球面副(203)安装于侧翻转板(305)或正翻转板(306)上表面,所述空间连杆(202)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上球面副(201)和下球面副(203)相配合连接;
所述欠驱动手指组件(4)共有三组,绕支撑轴(102)周向均匀排列,安装在正翻转板/侧翻转板上,所述欠驱动手指组件(4)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指节(401)、柔性块(403)、拉簧B(411)、下指节(404)、销轴(406)、卷簧(410)、指节底座(407);上指节(401)、下指节(404)通过柔性块(403)与拉簧B(411)连接;下指节(404)、指节底座(407)通过销轴(406)与卷簧(410)连接;所述指节底座(407)底部设有长柱,所述长柱依次穿过侧翻转板(305)或正翻转板(306)的槽口和旋转盘(307)的槽口延伸至旋转盘(307)下部;还包括指节牵引组件,所述指节牵引组件包括第一腱绳(409),设置在上指节(401)外侧的第一滑轮(402),设置在下指节(404)外侧的第二滑轮(405),设置在指节底座(407)外侧的第三滑轮(408),所述第一腱绳(409)一端固定于上指节第一滑轮(402)处,第一腱绳(409)末端依次穿过第二滑轮(405)、第三滑轮(408),由正/侧翻转板的端部洞口处向下引出,并系于正/侧翻转板下部的凸起处;
所述手指牵引组件(5)包括中空圆柱(501)、绕线台(505)和第二腱绳,所述中空圆柱(501)设于底座(104)上表面,位于两个所述侧翻转板(305)之间,中空圆柱(501)内部安装有电机B(503),所述绕线台(505)安装于中空圆柱(501)顶部,通过联轴器B(504)与电机B(503)连接,由电机B(503)提供旋转动力;所述第二腱绳一端绕于绕线台(505),另一端与欠驱动手指组件(4)连接;所述第二腱绳牵引欠驱动手指组件(4)沿弧形槽口(309)移动,以改变欠驱动手指组件(4)周向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01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