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度的热轧钢卷端面缺陷识别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7514.X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向峰;周思聪;陶飞;左颖;李红军;张弛;蒋国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V10/774;G06V10/764;G06V10/82;G06K9/62;G06N3/04;G06N3/08;G06Q10/06;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轧钢 端面 缺陷 识别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高灵敏度的热轧钢卷端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集处理模块、模型灵敏度指标判断模块和复检模块;
数据集处理模块,采集热轧钢卷端面图像,制作热轧钢卷端面缺陷数据集,对能够体现热轧钢卷端面缺陷识别的数据集处理,通过端面图像识别模型训练数据集,得到训练结果;
模型灵敏度指标判断模块,根据数据集处理模块得到的训练结果生成混淆矩阵的形式,根据得到端面缺陷识别模型的灵敏度值,判断其是否符合预期的缺陷识别模型灵敏度值大于0.8的高灵敏度需求;若缺陷识别模型灵敏度值没有达到需求,则该模块为前期的工作不合格,需要对数据集或识别模型进行改进,若灵敏度值达到需求,则判断缺陷识别模型的F1值是否符合预期大于0.85的要求,若F1值没有达到0.85,则对缺陷识别模型进行复检;若F1值大于0.85,则可认为该缺陷识别模型符合产品需求;
复检模块,缺陷识别模型的综合指标F1值未达标或者某个缺陷类别的F1值和识别灵敏度未达标,则认为是数据集出现问题,将对数据集进行重新标记并重新训练,直至得到满足需求的高灵敏度缺陷识别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敏度的热轧钢卷端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集处理模块具体实现以下:
步骤(1)热轧钢卷端面图像的采集以及制作数据集,通过工业相机现场采集热轧钢卷端面图像,将采集的图像分为正常、花纹边、边损、边裂、折叠和毛刺共6种类别,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特征标定,将图像划分到6种类别中各自的类别中;
步骤(2)构建端面图像识别模型Faster R CNN,对该识别模型进行改进,将准备的数据集导入该缺陷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当该缺陷识别模型的准确率稳定时停止训练,训练完成后对一组端面图像进行识别测试,得出该缺陷识别模型的训练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灵敏度的热轧钢卷端面缺陷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的高识别率神经网络模型的包括:
设置好Faster R CNN网络模型的卷积和采样使用的次数,卷积核的尺寸设置为3*3,卷积步长为2,将卷积操作设置为普通卷积操作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操作的组合,深度卷积实现通道与通道一对一的特征提取,普通卷积将通道卷积得到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深度可分离卷积能保证识别模型精确度,同时能减小模型参数量;改进后的Faster R CNN由输入层、改进的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组合而成;输入层作为神经网络的入口接收用于训练的钢卷端面数据集;卷积层的叠加能提取更高级的钢卷端面缺陷特征信息;池化层降低缺陷识别模型的复杂度;全连接层将提取的缺陷特征结合并且进行分类;所述改进的卷积层为:在主干网络中的卷积部分加入特征融合模块和改进的RFB模块,具体内容是将缺陷识别模型的第一个特征提取层换成38*38大小来检测小目标缺陷,为了提高感受野,将38*38的特征层与19*19的特征层进行融合,建立两个特征层之间的联系,同时用DIOU loss替换SmoothL1 loss作为位置回归损失函数,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75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