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舵机齿轮组件、齿轮过载保护装置、舵机及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95195.4 | 申请日: | 202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谭斌;肖阳;杜晓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D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卓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8 | 代理人: | 万正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舵机 齿轮 组件 过载 保护装置 机器人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舵机齿轮组件、齿轮过载保护装置、舵机及机器人。其中,舵机齿轮组件包括:齿轮轴,其包括主轴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与所述主轴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在周向外侧壁上形成多个凸起部;齿轮,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匹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凸起部一一对应的多个凹槽;其中,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每个凸起部均容置在对应的凹槽内。前述舵机齿轮组件能够解决过载状态下应力集中所带来的破坏问题,从而可以提供更好的齿轮过载保护作用,避免舵机齿轮机构失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齿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舵机齿轮组件、齿轮过载保护装置、舵机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舵机齿轮机构为了实现过载保护,通常在齿轮轴110a上设置多个凸起部111a,在齿轮120a上设置多个凹槽121a,并且使得多个凸起部111a中的部分凸起部111a连接于对应的凹槽121a内,以完成齿轮轴110a与齿轮120a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将多个凹槽121a中的一些凹槽121a空置,不与凸起部111a连接,从而使得这些空置的凹槽121a形成一种可以起到过载保护作用的保护孔130a,同时还在齿轮120a上设置镂空的通孔,形成另一种形式的保护孔130a。经过这样的设计,齿轮120a轴与齿轮110a的结合部位在受到过大的扭力时就可以通过保护孔130a发生变形,产生相对滑动,从而达到保护齿轮及内部结构的目的。但是前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即,保护孔130a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尤其是在过载情况下,初次使用可能就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形,使舵机齿轮机构失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相应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还有一个目的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上述舵机齿轮组件能够解决过载状态下应力集中所带来的破坏问题,从而可以提供更好的齿轮过载保护作用,避免舵机齿轮机构失效。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舵机齿轮组件,包括:
齿轮轴,其包括主轴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与所述主轴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在周向外侧壁上形成多个凸起部;
齿轮,其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匹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凸起部一一对应的多个凹槽;
其中,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每个凸起部均容置在对应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与对应的凹槽抵触相接。使得两者可以有较小的过盈配合,提升齿轮和齿轮轴连接的牢固度,减少转动过程中因为间隙产生的虚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齿轮轴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孔内。更具体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孔内并连接。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所述齿轮和所述齿轮轴连接的牢固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外周套设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位于所述连接槽内。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在所述齿轮和所述齿轮轴连接,所述连接杆插入到所述连接孔内后,所述延伸部的一侧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槽的底部连接。
舵机,包括前述的舵机齿轮组件。
机器人,包括前述的舵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第一、摒弃了现有技术中设置保护孔的技术方案。因此,可以避免在保护孔处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从而可以提升舵机齿轮组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95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