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跟车目标车辆牌照识别及显示方法、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8499.3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5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涂文静;杜泓江;李洋;谷新勇;文侃;赵屹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65 | 分类号: | B60W30/165;B60W50/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孙根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车辆 牌照 识别 显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跟车目标车辆牌照识别及显示方法,包括感知模块获取当前车辆信息以及所跟随的目标车辆的信息,并将当前车辆信息与目标车辆信息发送至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接收目标车辆信息,识别出目标车辆的基础信息;接收当前车辆信息,识别出当前车辆的运动轨迹;并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基础信息和当前车辆的运动轨迹生成目标信息,将目标信息发送至显示控制器;显示控制器接收目标信息,获取当前车辆驾驶的场景信息,并基于目标信息和场景信息控制显示器进行显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跟车目标车辆牌照识别及显示系统及车辆。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目标车辆信息并在实时呈现,帮助用户明确所跟随前方车辆,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跟车目标车辆牌照识别及显示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智能辅助驾驶发展日趋成熟,3D车模实时呈现技术也随着软硬件能力提升运用愈发广泛。汽车可利用自身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在仪表或中控显示屏将处于自适应巡航状态的本车及周边车辆以3D模型的方式重构,实时呈现当前行车状态下,本车与所跟目标车辆的车模影像。
在辅助驾驶状态和自动驾驶状态下,在当前车辆(本车)变道、当前车辆所跟随的目标车辆变道或有其他车辆汇入后,目标车辆会发生变化,由A车切换到B车。但是在目前的3D车模中,不管跟随的目标车辆的型号或者号牌,呈现的车模都是一模一样的。在目标车辆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用户无法确认本车当前是跟随哪一辆前车。此混沌状态会导致用户对车辆自适应巡航状态的安全性产生怀疑,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在辅助驾驶状态和自动驾驶状态下,本车跟随的目标车辆发生变化时,用户无法确认目标车辆的问题,提供一种跟车目标车辆牌照识别及显示方法、系统及车辆,能够自动识别目标车辆信息并在仪表或IVI界面实时呈现,帮助用户在智能驾驶跟车状态下明确所跟随的是前方哪一辆车,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跟车目标车辆牌照识别及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车辆信息以及所跟随的目标车辆的信息,并将当前车辆信息与目标车辆信息发送至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所述目标车辆信息包括车辆图像、车牌图像、速度、与本车的纵向距离以及横向距离;所述当前车辆信息包括当前车辆的位置、行驶方向;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接收目标车辆信息,识别出目标车辆的基础信息;接收当前车辆信息,识别出当前车辆的运动轨迹;并基于所述目标车辆的基础信息和当前车辆的运动轨迹生成目标信息,将目标信息发送至显示控制器;所述目标车辆的基础信息包括位置、类型、行驶方向以及车牌号码;
显示控制器接收目标信息,获取当前车辆驾驶的场景信息,并基于目标信息和场景信息控制显示器进行显示。
通过获取当前车辆信息以及所跟随的目标车辆的信息,并通过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识别出当前车辆的运动轨迹以及目标车辆的基础信息,生成目标信息;再通过显示控制器获取车辆的驾驶场景信息,根据驾驶场景信息匹配相应的目标车辆信息,最后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这样,实现了车辆自动驾驶过程中车模的信息显示,并且显示的车模信息包括前车的型号、车牌以及与本车的纵向距离,显示内容具体,使用户在跟车过程中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跟随的是哪一辆车,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所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包括信息识别模块和信息融合模块;所述信息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目标车辆的基础信息和当前车辆的运动轨迹;所述信息融合模块用于将目标车辆的基础信息和当前车辆的运动轨迹融合处理,生成目标信息。这样,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功能完善,能够识别信息并处理生成目标信息。
进一步,所述目标信息包括目标车辆的车型对应的车模、车牌号码以及与当前车辆之间纵向的距离和横向距离,这样,能够准确、完善的显示出所跟目标车辆的信息,便于用户快速准确的识别所跟随的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8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