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噻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6577.6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4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浩;徐彩霞;顾彦龙;白荣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33/54 | 分类号: | C07D333/54;C07D333/72;B01J31/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吩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苯并噻吩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在保护气氛条件下,将离子液体、噻吩、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三者混合后进行搅拌反应,从而合成得到苯并噻吩;其中,所述离子液体具有如式IL I、IL II或IL III所示的化学结构。本发明通过使用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反应进行在离子液体‑有机两相环境下,以噻吩和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为原料,经一步反应制备得到苯并噻吩,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与传统的苯并噻吩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催化剂易于回收、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苯并噻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苯并噻吩由于具有特殊的共轭结构和独特的药理和生物活性,在农药、医药和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工业上可作为染料、有机发光半导体等。现在工业上合成苯并噻吩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方法:(1)在高温(475℃)下,以CrO3为氧化剂、Al2O3为催化剂催化2-乙基苯硫酚分子内环化合成;(2)以乙苯、硫化氢为原料,经气相高温反应制得;(3)硫酚和乙炔在高温下制备。
因为苯并噻吩具有较大市场规模,且目前合成方法大多具有能耗高、产物选择性差等不足,国内外针对苯并噻吩的合成研究从未停止。如Greensfelde报道了一种以硫化铁与三氧化二铝为催化剂,于600℃条件下催化硫化氢与苯乙烯合成苯并噻吩的方法,苯乙烯转化率为60%,但该方法采用的反应条件苛刻(J.Am.Chem.Soc.1947,69,2008–2009)。中国发明专利CN 111423409 A描述了一种以氯乙醛、硫酚为原料,经亲核取代、分子内脱水环化反应制备苯并噻吩的方法;但该方法需多步合成,且反应的后处理复杂。Arasambattu等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在均相体系中,以三氟甲烷磺酸为催化剂,以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和噻吩为原料,于二氯甲烷溶剂中,在冰浴条件下反应合成得到苯并噻吩,产率为82%(Org.Lett.2014,16,2720–2723);该反应原料廉价易得,由于反应进行是在均相条件下,三氟甲烷磺酸催化剂溶于反应混合液中,反应过于剧烈,因此不得不使用冰浴降温。而且反应完毕后三氟甲烷磺酸催化剂不能回收。另外,三氟甲烷磺酸价格为4500元/公斤(ChemicalBook),远超产物价格。因此该方法在工业界应用尚不具备现实条件。
综上所述,目前工业界仍然需要一种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适宜工业化生产的苯并噻吩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苯并噻吩的合成方法,其中通过使用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反应进行在离子液体-有机两相环境下,以噻吩和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为原料,经一步反应制备得到苯并噻吩,且离子液体催化剂能够重复使用。与传统的苯并噻吩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催化剂易于回收、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并且,本发明还通过对反应条件(如温度、催化剂比例、时间等)进行进一步的优选设置,能够进一步确保产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并噻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在保护气氛条件下,将离子液体、噻吩、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三者混合后进行搅拌反应,从而合成得到苯并噻吩;其中,所述噻吩与所述2,5-二甲氧基四氢呋喃的摩尔比为1~1.5:1;
并且,所述离子液体具有如式IL I、式IL II或IL III所示的化学结构:
式IL I、式IL II、式IL III中,n为1或2,Y为三氟甲磺酸根、对甲苯磺酸根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6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