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56125.8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4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连雪海;吕莹莹;赵博博;武泽文;欧阳春;王小春;王育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7/00 | 分类号: | B63B17/00;B60L50/71;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康伟 |
地址: | 315048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燃料电池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其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台通过减震弹簧安装于支撑座顶部,支撑座底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抬升件;减震组件包括连接杆、缓冲杆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支撑台底部,所述连接杆连接两组支撑座,连接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套,滑套通过压缩弹簧与支撑座侧壁连接,缓冲杆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滑套铰接。通过减震组件达到一级减震缓冲作用,通过减震弹簧达到二级减震缓冲作用,有效降低燃料电池收到的震动和冲击,确保燃料电池的安装减震性能与装载稳定性。通过抬升件整体抬高或单侧抬高整个减震装置,防止燃料电池相对于船体发生较大的位移或发生较大程度的倾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其直接发电效率可高达45%以上,具有环境友好、能量转化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船舶、电动车、电站、移动设备、居民家庭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具有零污染排放特点的燃料电池动力模块逐渐应用到交通领域,比如燃料电池船舶。
现有的燃料电池堆通常采用水平放置的形式,其运用于交通领域时,燃料电池堆将承受不同程度的震动和冲击。在此工况下,电池堆的安全性尤其是密封性极有可能受到影响,除了燃料电池堆在交通领域上的应用,电池堆在运输过程中也会面临震动和冲击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其包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台通过减震弹簧安装于支撑座顶部,支撑座底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抬升件;减震组件,包括连接杆、缓冲杆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支撑台底部,所述连接杆连接两组支撑座,连接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套,滑套通过压缩弹簧与支撑座侧壁连接,缓冲杆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和滑套铰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空腔顶部设置有磁块,所述支撑座侧壁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容置腔。
作为本发明所述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抬升件包括设置于空腔内部的绝磁格挡块和抬升底座,绝磁格挡块位于所述磁块和抬升底座之间,且三者不相互接触,抬升底座与磁块磁性相异。
作为本发明所述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绝磁格挡块一侧设置有与容置腔内壁固定的连接弹簧,绝磁格挡块另一侧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空腔外部的压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抬升底座通过滑块活动安装于所述空腔内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相对的两组滑套通过第一连接横杆相互连接,第一连接横杆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压杆搭配使用的第一撑杆。
作为本发明所述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杆设置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绝磁格挡块的两端,两组压杆通过第二连接横杆相互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固定杆安装有撞击件,所述撞击件包括撞击管道、重力球和第二撑杆,撞击管道由倾斜向下管段和平行管段拼接组成,重力球位于倾斜向下管段最低处,第二撑杆活动套设于平行管段内,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横杆中部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船舶用燃料电池减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撑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撞击管道内径,第二撑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横杆的一端设置有撞击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56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