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花生抗青枯病主效QTL位点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137772.4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8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廖伯寿;罗怀勇;雷永;晏立英;姜慧芳;陈玉宁;刘念;淮东欣;周小静;黄莉;康彦平;陈伟刚;王欣;王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璐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抗青枯病主效 qtl 连锁 snp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花生抗青枯病主效QTL位点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SNP分子标记BWRB03‑R中SNP多态性位点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01位,多态性为G/A。具体地,SNP分子标记BWRB03‑R中,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为A,对应的花生表型为具备较强的青枯病抗性,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为G,对应的花生表型为较弱的青枯病抗性。采用本发明提供的SNP分子标记,可以辅助选择抗青枯病的花生材料,有利于推动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的选育,提高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花生抗青枯病主效 QTL位点qBWRB03连锁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花生(Arachis hypogea 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由青枯菌 (Ra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危害花生生产最重要的细菌性病害。青枯菌从土壤侵入植物根部,沿维管束向上扩展并大量繁殖,最终导致植物导管丧失输水能力而快速枯委死亡。在花生生产中,一般病地的植株病死率为10-30%,重病地的植株病死率可达到80%以上,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全部死亡导致绝收。因此,有效地防控青枯病是花生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之一。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花生青枯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花生对青枯病的抗性表型为数量抗性,发掘和利用稳定的主效 QTL是选育抗青枯病品种的关键基础。通过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在多个环境下对青枯病抗性进行鉴定,结合分子标记基因型进行QTL 分析,可鉴定出稳定表达的主效QTL;利用与QTL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育种效率。
目前对花生抗青枯病的QTL定位研究还较少,仅在B02染色体上发掘出了稳定的主效QTL及其分子标记。为了进一步提高青枯病抗性水平,发掘和利用新的抗病QTL主效位点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检测花生抗青枯病主效QTL位点qBWRB03 的方法,快速判断花生的青枯病抗性。
具体地,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花生抗青枯病SNP分子标记 BWRB03-R。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SNP分子标记BWRB03-R与花生抗青枯病主效QTL位点qBWRB03连锁。
本发明提供的SNP分子标记BWRB03-R,与位于B03染色体上的抗青枯病主效QTL位点qBWRB03紧密连锁。
本发明提供的SNP分子标记BWRB03-R,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01位存在多态性位点G/A。
在所述SNP分子标记BWRB03-R中,具有第201位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为A,对应于含有抗青枯病主效QTL位点qBWRB03,基因型为G,对应于不含qBWRB03。
本发明提供的SNP分子标记BWRB03-R,使用SEQ ID NO.2-3所示的引物对扩增得到。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引物对,所述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2-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用于扩增上述SNP分子标记BWRB03-R。
BWRB03-R的引物对:
正向引物序列5’-ATGAAAAGTGAAAAATGAAAAGTGAAAAG GGA-3’(如SEQ ID NO.2所示),
反向引物序列5’-CAGCGGGGGCAAGTTCAC-3’(如SEQ ID N O.3所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请求保护含有上述引物对的试剂或试剂盒。
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的SNP分子标记BWRB03-R,或如SEQ ID NO.2-3所示的引物对,或含有SEQ ID NO.2-3所述的引物对的试剂或试剂盒,在检测花生抗青枯病主效 QTL位点qBWRB03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37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