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幽门螺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2210121046.3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8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胥源;吕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康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25 | 分类号: | A23L33/125;A23L33/175;A23L2/39;A23G3/42;A23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荣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98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幽门 螺杆 组合 及其 制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剂,本发明所述组合物中包括岩藻多糖、γ‑氨基丁酸和透明质酸或其盐;所述γ‑氨基丁酸与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质量比为1~6:1。本发明通过功能性食品成分的复配使用非常有效地提高了产品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三联方、四联方疗法。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的成分均为功能性食品,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安全服用,与抗生素类药物相比不会产生抗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幽门螺杆菌的组合物及其制剂。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据此,专家们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主要采用几种抗生素联用的方式,如三联方、四联方。但随着抗菌药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耐药发生率不断上升,根除难度越来越大,而且上述方法容易引发患者胃肠道菌群失调,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开发一款天然健康,无副作用,根除率高又不会产生耐药性的抗幽门螺杆菌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仅以功能性食品原料为有效成分的,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中包括岩藻多糖、γ-氨基丁酸和透明质酸或其盐;所述γ-氨基丁酸与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的质量比为1~6:1。
现有研究发现岩藻多糖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但是单独使用时疗效并不显著,需要与四联疗法联用才可起到较好的效果。而本发明发现,γ-氨基丁酸和透明质酸或其盐在上述用量范围内,与岩藻多糖联用后可显著地提高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甚至可达到四联疗法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岩藻多糖与所述γ-氨基丁酸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总质量之比为1.5~4:1。在上述用量范围内,三种物质联用时可非常有效地起到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80~600kDA。本发明发现,尤其当使用上述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或其盐时可起到较理想的促进效果。
优选的,所述透明质酸的盐为透明质酸的钠盐、钾盐、镁盐、钙盐、锌盐、铋盐或者它们中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岩藻多糖是通过水提法从裙带菜中提取得到。本发明发现以上述原料和方法得到的岩藻多糖具有更好的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组合物中还包括酸枣仁粉、葛根粉和人参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幽门螺杆菌通常会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症状,酸枣仁粉、葛根粉和人参粉均具有肠道养护的作用,添加上述组分可进一步促进胃肠道病症的恢复。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液体制剂,包括本发明所述岩藻多糖、γ-氨基丁酸和透明质酸或其盐的组合物。将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制备成液体制剂,可延长上述制剂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而且有利于上述组合物与幽门螺杆菌的充分接触,可更好地起到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液体制剂中还包括低聚果糖、异麦芽酮糖和甜菊糖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本发明所述的三种有效成分制备成液体制剂(如市场上常见的口服液、饮料等)的过程中需要添加甜味剂,但是一些种类的甜味剂容易导致产品发生褐变,对产品的效果产生影响,选择上述几种甜味剂可避免上述问题。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发明保护一种口服液,所述口服液中包括岩藻多糖0.6份,γ-氨基丁酸0.3份,透明质酸钠0.06份,酸枣仁粉 0.06份,葛根粉 0.06份,人参粉0.01份,低聚果糖 3份,异麦芽酮糖醇 1份,甜菊糖苷 0.0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康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康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121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井套管带压加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交互式智慧床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