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制剂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99544.2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9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辰宇;王清颜;俞凌峰;陈熹;王延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60;A61K8/02;A61K9/08;A61K9/19;A61K31/7088;A61K47/36;A61P17/00;A61Q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白月霞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制备 方法 制剂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制剂及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含有用于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质粒和用于将质粒递送入皮肤细胞内的载体;质粒和载体结合得到纳米颗粒;载体优选壳聚糖透皮载体。本发明的组合物可通过皮肤涂抹的方式将质粒递送入皮肤细胞内,质粒在皮肤真皮细胞内表达并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蛋白的表达翻译来实现保护皮肤胶原蛋白、抵抗光老化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剂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制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化妆品透皮吸收的生理结构主要包括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和汗管口。经角质层渗透的途径可分为两种:①细胞间途径:化学物质绕过角质细胞,通过角质细胞间连续分布的细胞间质透入皮下;②跨细胞途径:化学物质直接穿过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质,在水相和脂相中交替扩散。化学物质经毛囊、皮脂腺和汗管口等皮肤附属器直接进入真皮层的透皮途径又称为旁路途径,大分子物质及离子型物质难以通过富含类脂的角质层,可能经由该途径进入皮肤。
质粒是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生物中染色体(或拟核)以外的DNA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但酵母除外,酵母的2μm质粒存在于细胞核中),具有自主复制能力,使其在子代细胞中也能保持恒定的拷贝数,并表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分子。质粒不是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可自行丢失或人工处理而消除,如高温、紫外线等。质粒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有利于细菌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
miRNA基因通常是在核内由RNA聚合酶II(pol II)转录的,最初产物为大的具有帽子结构(7MGpppG)和多聚腺苷酸尾巴(AAAAA)的pri-miRNA。pri-miRNA在核酸酶Drosha和其辅助因子Pasha的作用下被处理成70个核苷酸组成的pre-miRNA。RNA-GTP和exportin 5将pre-miRNA输送到细胞质中。随后,另一个核酸酶Dicer将其剪切产生约为22个核苷酸长度的miRNA:miRNA双链。这种双链很快被引导进入沉默复合体(RISC)复合体中,其中一条成熟的单链miRNA保留在这一复合体中。成熟的miRNA结合到与其互补的mRNA的位点通过碱基配对调控基因表达。
目前还没有将质粒与透皮系统结合的相关报导,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抑制和/或延缓皮肤老化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该组合物的制剂。
本发明的第四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该组合物用于制备抑制和/或延缓皮肤老化的药物或护肤品中的应用。
为了完成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出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中含有用于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质粒和用于将所述质粒递送入皮肤细胞内的载体;所述质粒和所述载体结合得到纳米颗粒;优选的,所述载体选自壳聚糖透皮载体,所述皮肤细胞更优选为皮肤真皮细胞。
可选的,所述质粒用于抑制MMP1或MMP1a表达;优选的,所述质粒中的目的片段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20~25个碱基;更优选的,所述目的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为与SEQ ID NO:1具有80%同源性的核苷酸序列。
可选的,所述壳聚糖透皮载体中含有壳聚糖、硫酸钠、醋酸或其盐、pH调节剂和溶剂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的,所述质粒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0.1~10,优选1:0.5~2;壳聚糖的脱乙酰度80%~95%。
可选的,壳聚糖在所述壳聚糖透皮载体中的浓度为0.001%~0.01%,优选为0.01%;更优选的,所述壳聚糖透皮载体的pH值为5~5.8,优选为5.5;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2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9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LA纤维和其制成的非织造物
- 下一篇:雷达传感器系统及其调制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