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NS和DVL组合导航方法、设备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97440.8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0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秦洪懋;汪颖;王广才;崔庆佳;秦晓辉;边有钢;胡满江;王晓伟;谢国涛;秦兆博;徐彪;丁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C21/20;G06F18/214;G06F18/23213;G06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赵立军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ns dvl 组合 导航 方法 设备 系统 | ||
1.一种SINS和DVL组合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构建RBFNN模型;其中,所述RBFNN模型的输入为以SINS所测量的DVL坐标系下的三维速度,所述RBFNN模型的输出为DVL波束方向的速度值;
步骤2:在DVL波束信息完整状态下,对所述RBFNN模型进行在线训练,建立所述RBFNN模型的输入与所述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3:在所述DVL波束信息缺失状态下,以所述SINS所测量的所述DVL坐标系下的三维速度作为输入,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获得DVL波束方向的速度预测值;
步骤4:根据所述SINS所测量的三维速度和步骤3获得的所述DVL波束方向的速度预测值进行导航;
其中,所述步骤1中构建RBFNN模型包括构建下式:
其中,yn为所述RBFNN模型的输出,表示所述DVL波束方向的速度值;gnm为权重值,N为RBFNN模型的输出的节点的总数;
其中,Xp表示在预设时间内以SINS所测量的DVL坐标系下的三维速度,cm和dmax为利用K-means聚类方法根据所述Xp确定的值,P和M为预设值,M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BFNN模型包括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所述输入层包括P个节点Xp,p=1,2,3,...,P;所述隐含层包括M个节点Φm,所述输出层包括N个节点G=(g1,g2,...,gN)T;
其中,为矩阵Φm的伪逆矩阵;d为所述输出层的期望输出,表示期望的所述DVL波束方向的速度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述方式利用K-means聚类方法确定cm:
从输入样本Xp中随机选取M个样本作为cm的初始值cm(k);
计算当前时刻每个输入样本与每个cm(k)之间的欧氏距离:
||Xp-cm(k)||,p=1,2,3,...,P;m=1,2,3,...,M
采用最近邻聚类算法,计算每个输入样本与M个cm(k)之间的欧氏距离,针对每个样本Xp,确定满足最小欧氏距离的cm(k),将距离该cm(k)最近的所有样本归为一个最近邻聚类集θm:
dm=min||Xp-cm(k)||,p=1,2,3,...,P;m=1,2,3,...,M
以所述聚类集θm中所有样本的平均值更新所述cm(k),得到cm(k+1),若所述cm(k+1)不等于cm(k),则以所述cm(k+1)为所述cm(k),迭代计算所述cm(k+1);若所述cm(k+1)等于cm(k),则以所述cm(k+1)为所述cm的终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ax为全部cm与Xp之间的最大欧氏距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m表示隐含层的中心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研究院;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974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氢能源发电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线路针式瓷绝缘子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