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槛梁骨架结构及门槛梁有效
申请号: | 202210088826.2 | 申请日: | 202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3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曾晖;吴忠杰;刘其文;曹卫林;周中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费雅倩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槛 骨架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门槛梁骨架结构及门槛梁,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本门槛梁骨架结构包括主架体和至少两个间隔设于主架体底部的连接单元,主架体内嵌设有加强板,主架体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侧边上均至少设有一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内填充有第一粘接胶,以用于将主架体分别与门槛内板和门环相连,每一连接单元的一端均与主架体相连,另一端端面上均设有连接件和至少一设于连接件侧边的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内填充有第二粘接胶,连接件用于与门环相连,以用于辅助第二粘接胶连接主架体和门环。本申请提供的门槛梁骨架结构解决了门槛梁在提升结构强度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导致保证结构强度与简化制作工艺这两方面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槛梁骨架结构及门槛梁。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应对越来越严格的碰撞法规,各车企均普遍采用的方案为采用A、B柱热成型钢、减少乘员舱侵入量、以及在门槛区域采用内门槛梁、门槛梁加强板、侧围和中间局部增加撑板等结构。但是,随着碰撞法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新能源车车重普遍较重,传统方案对应对小重叠偏置碰越来越力不从心。
传统燃油车方案的门槛结构通常为内门槛梁、门槛梁加强板、侧围,中间局部增加撑板和侧碰加强板,相关技术中,少数车企采用挤压铝合金门槛梁的方案,但该方案需要通过旋转攻丝铆接FDS(Flow Drill Screw)、铆接、粘接的方案来实现连接固定,因此整个工艺比较复杂,且设备投资高,而局部需要增强的位置因挤压铝工艺原因而无法局部增强,难度较大。另外,挤压铝合金方案门槛内的挤压铝在厂外需要通过底部的2~3个支架支撑,支架和挤压铝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支架与车身底部采用FDS紧固,在厂内合拼前还需涂胶,防止钢铝接触导致电偶腐蚀,工艺性十分复杂。为了应对出现偏置碰、柱碰或侧碰侵入量大的情况,挤压铝由于无法局部增强,目前只能通过调整挤压铝的截面来实现,但是受限于空腔体积及接口限制,该调整实施的难度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门槛梁骨架结构及门槛梁,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门槛梁在提升结构强度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导致保证结构强度与简化制作工艺这两方面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门槛梁骨架结构,其包括:
主架体,其内嵌设有加强板,所述主架体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侧边上均至少设有一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填充有第一粘接胶,以用于将所述主架体分别与门槛内板和门环相连;
至少两个间隔设于所述主架体底部的连接单元,每一所述连接单元的一端均与所述主架体相连,另一端端面上均设有连接件和至少一设于所述连接件侧边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填充有第二粘接胶,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门环相连,以用于辅助所述第二粘接胶连接所述主架体和门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架体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架体相连,并与所述第二架体之间形成加强间隙,所述加强间隙内嵌设有所述加强板,所述第二架体远离所述第一架体的一侧连接有所述连接单元。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呈长条形并沿所述主架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板的纵向截面呈U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的纵向截面近似梯形结构,且尺寸沿远离所述主架体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连接单元远离所述主架体的一端为朝远离所述门环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槽和连接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头和与所述第一连接头相连的第二连接头,且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反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头用于与所述连接单元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头用于与所述门环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深度尺寸取值范围为7~9mm,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深度尺寸不大于1m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接胶为环氧发泡胶,且所述第一粘接胶的涂覆厚度尺寸取值范围为4~6mm,所述第二粘接胶为抗冲击结构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8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