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转向系统的刚度判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087025.4 | 申请日: | 2022-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1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量;孙作奎;张永仁;董光华;张紫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3;G06T17/2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查薇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系统 刚度 判定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刚度判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汽车转向系统的三维模型;为所述三维模型建立对应的边界条件;确定所述三维模型所需施加的载荷信息;根据所述边界条件和所述载荷信息,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汽车转向系统的刚度判定,以确定所述汽车转向系统是否符合预配的刚度要求。采用本发明,实现了汽车转向系统刚度判定的智能、便捷判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刚度判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整车NVH(Noise 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震粗糙度)性能表现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汽车转向系统的刚度(简称为转向系统刚度)是整车NVH性能的重要考量目标之一,其刚度不足将直接导致汽车怠速或行驶过程中振动与其他零件干涉,还可能会引起方向盘的振颤现象,从而最终影响车辆操纵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因此,汽车转向系统在前期设计时需满足一定的刚度目标要求。但,如何便捷地判定汽车转向系统的刚度是否满足对应的刚度要求,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刚度判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实现了汽车转向系统刚度判定的智能、便捷判定。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刚度判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汽车转向系统的三维模型;
为所述三维模型建立对应的边界条件,所述边界条件用于对所述三维模型中的约束位置进行约束;
确定所述三维模型所需施加的载荷信息;
根据所述边界条件和所述载荷信息,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汽车转向系统的刚度判定,以确定所述汽车转向系统是否符合预配的刚度要求。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边界条件和所述载荷信息,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汽车转向系统的刚度判定包括:
根据所述边界条件和所述载荷信息,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力学求解,得到所述汽车转向系统的位移信息;
判定所述位移信息是否满足与预配的刚度要求。
可选地,所述位移信息包括:第一位移和/或第二位移,所述判定所述位移信息是否满足与预配的刚度要求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位移和/或所述第二位移是否小于或等于对应的预设位移值;
其中,所述第一位移为所述汽车转向系统中转向管柱固定点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移值,所述第二位移为所述汽车转向系统中方向盘中心点沿垂直于所述转向管柱的位移。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三维模型所需施加的载荷信息包括:
将所述汽车转向系统中距方向盘中心点且沿所述转向管柱向下固定距离的位置,确定为施力作用点;
确定作用于所述施力作用点上的第一方向作用力和第二方向作用力;
根据所述第一方向作用力、所述第二方向作用力及所述施力作用点,获得所述载荷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方向作用力、所述第二方向作用力及所述施力作用点,获得所述载荷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方向作用力和所述第二方向作用力,确定作用于所述施力作用点上的综合作用力;
将所述综合作用力,确定为所述载荷信息。
可选地,所述综合作用力的力作用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作用力所在的第一方向呈30°夹角。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7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