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82020.2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晨;林跃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14;B60K11/02;B60L58/26;B60L58/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吴婷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管理 系统 具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电池、电机和朝向车内吹风的风道件,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蒸发器、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一冷却液流路,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冷却液流路;加热芯体,所述加热芯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相连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电池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电机进行换热。本发明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效率,且能够提高热量利用率,从而降低电能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车发展极快,其中电动车续航里程是评价电动车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尤其在车辆处于低温环境下,需要对电池以及乘员舱进行加热,但在相关技术中,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大多采用单一的加热方式,如单独采用PTC(电加热元件)加热,但是该方法中PTC输出的热量必然小于其输入的电能,导致其加热效率低,对电能消耗较大;或者单独采用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热管理系统,其只能实现对乘员舱加热/制冷,并且其汲取热量的对象只有外界空气,导致该系统对其他部件的热量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其换热效率,降低电能的损耗,同时能够对电池和电机的热量进行回收,进而提高热量利用率,利于降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使用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车辆包括电池、电机和朝向车内吹风的风道件,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蒸发器、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一冷却液流路,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相互换热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冷却液流路,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相连,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和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相连,所述蒸发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和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相连,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加热芯体,所述加热芯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液流路相连以形成第一冷却液回路,所述第一冷却液回路上设有用于打开或截止其的第一控制模块,所述加热芯体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电池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电机进行换热,所述第一流路、所述第二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相连以形成第二冷却液回路,所述第二冷却液回路上设有用于导通或截止其的第二控制模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通过在第一换热器内设置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一冷却液流路,能够通过二者的互相换热,可以利用冷却液吸收制冷剂的热量以对乘员舱进行加热,从而提高热管理系统的换热效率,降低电能的损耗,同时,通过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能够对电池和电机进行换热,且能够对电池和电机的热量进行回收,在实现对电池和电机进行冷却的目的同时提高热量利用率,利于降低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使用成本。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加热芯体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并排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分别与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和所述蒸发器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流路、第二流路和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相连,所述第一切换阀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冷却液流路之间形成第三冷却液回路以冷却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二模式,所述第二冷却液回路处于导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82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