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减速箱以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50613.0 | 申请日: | 202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0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3;F16H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罗洋;任家会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速 以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速箱以及汽车,该汽车减速箱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齿轮组,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承载所述齿轮组的安装壁,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齿轮,所述安装壁上具有对应用于承载所述输出齿轮的第一轴承室,所述安装壁上还设有内置第一阻挡筋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向下延伸并连通所述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一阻挡筋能够阻挡被所述输出齿轮甩出的油液,被阻挡的所述油液能够沿所述集油槽流入所述第一轴承室。本发明能够对甩出油液进行引流,提高导油效率和导油量,由此增强了润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驱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减速箱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技术方案,里程、充电、成本、可靠性是目前各大车企和用户关心的问题。目前电动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采用的三合一电驱动总成是目前和未来的主流动力系统,变速箱仍然是动力传动的重要环节。变速箱能够影响整车驱动系统使用效率,进而影响整车对动力电池和电机功率匹配需求。相对与传统汽车,纯电动汽车单档减速装置面临超高输入转速,目前主流12000~16000rpm,从而带来润滑冷却、传动效率、NVH相关问题。基于系统重量、成本,目前主流电驱动总成采用飞溅润滑方式,那么如何兼顾系统效率和润滑可靠性进行油量设计至关重要。
现有的润滑装置存在以下的不足:
1.在很多常规飞溅润滑系统设计中,齿轮搅动油液存积在齿面利用离心力飞溅到箱体,飞溅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落到零件上,这样无法有效规划飞溅油液的流向,润滑效果不良;
2.爬行工况,持续低速爬坡或者倒挡等整车工况下,因输出齿轮线速度不够,轴承等重要零部件得不到良好的润滑和降温,造成零部件过早磨损;
3.现有的齿轮箱结构是非对称的,位于右侧的轴承离齿轮距离较远,当车辆向左倾斜时,右侧轴承难以得到滑油浸润,导致零部件磨损加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减速箱润滑不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减速箱以及汽车。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汽车减速箱,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齿轮组,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承载所述齿轮组的安装壁,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齿轮,所述安装壁上具有对应用于承载所述输出齿轮的第一轴承室,所述安装壁上还设有内置第一阻挡筋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向下延伸并连通所述第一轴承室,所述第一阻挡筋能够阻挡被所述输出齿轮甩出的油液,被阻挡的所述油液能够沿所述集油槽流入所述第一轴承室。
在运行时,被输出齿轮甩出的油液被第一阻挡筋阻挡,被挡油液沿第一阻挡筋、集油槽流入第一轴承室中。相比使甩出油液通过重力作用落到零件上进行润滑的现有方案,本发明能够对甩出油液进行引流,提高导油效率和导油量,由此增强了润滑效果。
优选的,所述集油槽的形状呈倒三角形,其宽度渐缩地向下朝所述第一轴承室方向延伸。采用倒三角形状的集油槽能够起到汇集油液的作用,提高导油效果。同时能够减小第一轴承室上的开槽尺寸,有利于提高强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壁上还具有突出于所述安装壁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相对所述第一阻挡筋处于所述输出齿轮旋转方向的下游处,所述阻挡部具有用于阻挡被所述输出齿轮甩出油液的第一阻挡端面,所述第一阻挡端面的下端具有衔接并连通所述第一轴承室的导流部。
运行时,被输出齿轮甩出的油液被第一阻挡端面阻挡,并沿第一阻挡端面流经导流部进入第一轴承室,来进一步增加第一轴承室的导油量,提高润滑效果,满足车辆低速运行时的润滑效果。
优选的,所述安装壁包括分别用于承载所述齿轮组两端的左安装壁和右安装壁,所述右安装壁距所述输出齿轮的距离较所述左安装壁远,所述右安装壁上的第一阻挡端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左安装壁上的第一阻挡端面的面积。使位于右安装壁上的第一阻挡端面能够接收更多的飞溅油液,提高右安装壁上第一轴承室的导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50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