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运输监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040261.0 | 申请日: | 202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融才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B61L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孙丽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轨道交通 智能化 信息化 运输 监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运输监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列车内各区域监控视频影像与位置信息作为实时运输信息;列车车载终端获取车内运输信息,进行故障点检测;检测设备实时检测列车运行状态数据,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处理中心接收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列车健康状态信息;获取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能耗,计算列车行驶综合能耗信息;实时监管列车健康状态与综合能耗信息,超过预设阈值时进行报警。有益效果:通过实时监测轨道交通列车,实现车辆运输过程监测的同时,通过图像处理与特征点提取,实时分析车内设施的状态并检测故障点,便于维护人员及时进行维修更换,保证列车内人员设施安全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运输监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是实现乘客运输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越来越多,运营里程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运营安全问题不容小觑。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人流密集、地下空间狭小,一旦发生人员踩踏、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后果非常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是因设备故障或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因此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实时的监管,保证轨道系统的健康稳定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中运行的各大子系统都由众多设备组成,如地铁系统中的CI监测并发送信号机、道岔、DRB信息等;ATP由主控板、记录板、电源板、输入板、输出板等设备构成,每个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都关系到列车的行车安全和行车效率。由于行车特点的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一旦现场行车过程中出现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或设备故障的现象,需要人工参与凭借经验进行及时分析、定位和处理,否则相关系统将直接或间接导向安全侧,影响运行效率。若不能及时定位问题所在则在后续故障原因定位时,需拷回该时间段内的数据采用维护工具或三方工具进行分析定位并整理产生故障说明报表,导致维护工作冗余复杂效率低下,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去进行维护。而仅仅通过实时监测做到故障定位,及时进行维护仍然不能满足于目前的轨道交通系统,需要结合实时行车数据形成预测,做到提前预防,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故障造成意外的损失与伤亡,确保行车始终处于健康稳定。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运输监管方法及系统,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运输监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列车内各区域监控视频影像与位置信息作为实时运输信息;
列车车载终端获取车内运输信息,进行故障点检测;
检测设备实时检测列车运行状态数据,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处理中心接收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列车健康状态信息;
获取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能耗,计算列车行驶综合能耗信息;
实时监管列车健康状态与综合能耗信息,超过预设阈值时进行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故障点包括设施故障与设施污染,且所述列车车载终端获取车内运输信息,进行故障点检测的方法为将运输信息与大数据平台及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设施故障与设施污染,若存在,则提取出特征图片并确定位置信息,若不存在则继续获取实时运输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提取出特征图片并确定位置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SIFT算法在所述运输信息中提取出故障图像特征点;
利用位置敏感散列算法对提取的所述故障图像特征点进行匹配,并使用鲁棒估计方法筛除错误的匹配点对,获得最终匹配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融才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融才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040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托盘
- 下一篇:三维存储器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