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芯-壳微胶囊的包封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80038025.9 申请日: 2021-05-25
公开(公告)号: CN115666494A 公开(公告)日: 2023-01-31
发明(设计)人: E·奥桑特 申请(专利权)人: 奇华顿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11 分类号: A61K8/11;A61K8/65;A61K8/73;A61Q13/00;C11D3/50;B01J13/10
代理公司: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代理人: 王贵杰
地址: 瑞士***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包含 微胶囊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用于获得包封的组合物的方法,可通过该方法获得的包封的组合物,包含这些包封的组合物的产品以及这些包封的组合物用于提供消费品的用途。包封的组合物包含多个芯‑壳微胶囊,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所述壳通过至少一种蛋白质(例如明胶)与第一交联剂(例如三官能芳脂族异氰酸酯)的交联形成。然后添加至少一种多糖(例如羧甲基纤维素或阿拉伯树胶)以形成复合凝聚层。

本发明涉及用于获得包封的组合物的方法,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包封的组合物以及这种包封的组合物用于提供消费品的用途。

已知将包封的功能性材料掺入到消费品例如家庭护理,个人护理和织物护理产品中。功能性材料包括例如香料,化妆品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例如杀生物剂和药物。

特别适合于递送这类功能性材料的微胶囊是芯-壳微胶囊,其中所述芯包含功能性材料,并且所述壳对功能性材料是不可渗透的或部分不可渗透的。通常,这些微胶囊用于水性介质中,并且包封的功能性材料是疏水性的。可以使用广泛选择的壳材料,只要该壳材料对包封的功能性材料是不可渗透的或部分不可渗透的。

在功能性材料中,香料由于各种原因而被包封。微胶囊可以将香料与外部悬浮介质(例如消费品基质)隔离并保护香料,所述香料可能与外部悬浮介质不相容或在外部悬浮介质中不稳定。它们还用于帮助香料成分沉积到基质例如皮肤,毛发,织物或硬家居表面上。它们还可以充当控制香料的时空释放的手段。

热固性树脂是用于包封功能性材料,特别是挥发性功能性材料,例如香料成分的常用包封材料。由氨基塑料树脂,聚脲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及其组合形成的芯-壳微胶囊当分散在水性悬浮介质中时,甚至在含表面活性剂的介质中时,通常非常耐香料泄漏。此外,当掺入到消费品如衣物洗涤剂或调理剂中时,它们提供了如果将香料直接掺入那些产品中则无法获得的香味有益效果。

然而,如今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使用从不可再生来源获得的材料,例如合成石油化学品。换句话说,消费者倾向于偏爱其来源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更可持续的材料。然而,通常难以使用天然材料或衍生自自然界的材料来解决有益剂包封的所有方面。特别地,已经证明形成可以以高包封效率包封并且在储存期间对有益剂足够不可渗透的胶囊的方法是难以达到的。

例如,基于蛋白质且特别是基于明胶的芯-壳微胶囊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基于明胶的微胶囊通常通过所谓的凝聚方法获得,其中在芯/水界面处形成明胶和多糖之间的复合物。凝聚之后进行交联,以便以机械和热方式稳定所述壳。

交联可以通过使用广泛选择的交联剂来实现,条件是交联反应可以在油/水界面处发生,这意味着存在水。在水中有效的交联反应涉及例如明胶的可利用伯胺基团与甲醛,二醛和间苯二酚之间的反应。

WO2018/002214A1公开了使用聚异氰酸酯交联明胶-阿拉伯树胶凝聚层,形成含香料的微胶囊的壳。这种交联凝聚层遇到的主要问题在于它们在基于水的产品中溶胀并对包封的功能性材料变得可渗透的倾向。如果功能性芯材料是低分子量材料,即具有分子量低于250g/mol的材料,例如香料成分,则尤其如此。此外,在WO2018/002214A1中获得的微胶囊的中值尺寸为约600μm,这意味着微胶囊在消费品中或在基质上可以是肉眼可见的。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在消费品中作为香料递送体系的用途。

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用于香料包封的基于蛋白质的微胶囊的开发。

因此,基于本发明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特别地,基于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上述类型的基于蛋白质的包封的组合物,其在制造,储存和应用期间显示出改善的稳定性。此外,该组合物应当可以在操作上安全,稳定和成本有效的方法中生产。

这些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

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获得包含多个芯-壳微胶囊的包封的组合物的方法。所述芯-壳微胶囊包含芯和围绕所述芯的壳。所述壳通过使至少一种蛋白质与第一交联剂交联,然后添加至少一种多糖以形成复合凝聚层而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华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华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80038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