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厢鹅颈升降底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85285.0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战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快又好车厢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3/08 | 分类号: | B62D5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孙玲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营口市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鹅颈升降底,在车体大梁的上表面设有矩形的固定框体,固定框体位于车厢大底和大鹅颈之间;在固定框体远离大鹅颈的一端通过折页连接升降底架,升降底架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与升降底架靠近大鹅颈端连接。该车厢鹅颈升降底采用了液压升降装置使车厢鹅颈位置的凸台与车厢大底间形成坡度,叉车能够继续前行,从而提高装卸货物的效率,增加货物装载能力,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厢鹅颈升降底,属于汽车车厢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流业已经相当的发达,车厢的容积是各位车主们所最求的目标,故现有车辆为降低车身离地高度,优点增加车身的稳定性,增加载货量。所以一部分车辆车底会设计成高低车底,缺陷就是车的前部分和后部分产生30cm至50cm的高度差。这样结构导致前半部分叉车与地拖无法装卸货物,增加了装卸费用同时降低运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厢鹅颈升降底,该车厢鹅颈升降底采用了液压升降装置使车厢鹅颈位置的凸台与车厢大底间形成坡度,叉车能够继续前行,从而提高装卸货物的效率,增加货物装载能力,降低运输成本。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厢鹅颈升降底,在车体大梁的上表面设有矩形的固定框体,固定框体位于车厢大底和大鹅颈之间;在固定框体远离大鹅颈的一端通过折页连接升降底架,升降底架的底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与升降底架靠近大鹅颈端连接。
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在两个平行的车体大梁的外侧分别设有动力缸;在升降底架的下端设有四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框,支撑框的长度方向与车体大梁的长度方向一致;支撑框靠近大鹅颈端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的轴线垂直于车体大梁的长度方向;在旋转轴两侧对称固定连接驱动杆的一端,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缸的活塞杆连接,水平设置的动力缸底座通过连接座固定在车体大梁的外侧表面;在每个支撑框上设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旋转轴上,支撑立柱的顶部支撑在升降底架上。
每个支撑框内通过转轴连接若干个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高度沿远离大鹅颈的方向逐渐降低;在同一个支撑框的支撑立柱分别通过转轴共同连接同步摆杆。
支撑框为U型结构,支撑立柱位于撑框的U型结构内。
所述的液压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底架靠近大鹅颈端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的轴线垂直于车体大梁的长度方向;在旋转轴两侧对称固定连接驱动杆的一端,驱动杆的另一端与动力缸的活塞杆连接,水平设置的动力缸底座通过连接座固定在升降底架的下表面;在旋转轴固定设置四个支撑立柱,支撑立柱支撑在对应位置的车体大梁或固定框体的上表面。
所述的升降底架由横梁和纵梁组成,横梁为倒置的U形结构,四个支撑立柱分别位于对应位置的横梁的U形结构内。
每根横梁的U形结构内通过转轴连接若干个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高度沿远离大鹅颈的方向逐渐降低;在同一个支撑框的支撑立柱分别通过转轴共同连接同步摆杆。
该车厢鹅颈升降底采用采用动力缸驱动转轴旋转,带动支撑立柱旋转摆动,从而实现升降底架的升起和降落。
旋转轴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立柱的上端或下端,利用另一端进行支撑,实现升降底架的升降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车厢鹅颈升降底升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厢鹅颈升降底降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仰视状态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升降底架升起状态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升降底架降落状态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仰视状态剖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快又好车厢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营口快又好车厢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85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快速更换钎杆的冲击锤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屏蔽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