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倾斜平台式大型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907918.6 | 申请日: | 202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54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曹江涛;宫玉松;韦俊苓;王大为;张晓冲;肖松;张济良;董培松;孙琪;常硕;赵增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Q1/32 | 分类号: | H01Q1/32;H01Q1/22 |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倾斜 平台 大型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倾斜平台式大型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该天线包括反射体和天线座架,天线座架为从上至下顺次连接的多层平台,反射体位于最顶部的平台的台板上。平台包括支撑柱和台板;支撑柱的顶部连接台板,底部通过升降装置与下一级的台板固定。每层平台通过下层支撑柱的组合运动,实现了本层平台一定空间角度范围的倾斜运动;多层平台之间的组合运动,最终实现了反射体较大范围的空间指向。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过顶跟踪功能,且具有结构简洁,传动可靠,便于施工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倾斜平台式大型天线。
背景技术
卫星地面固定跟踪测量站天线常常采用方位-俯仰型天线座。这种座架型式具有结构简单、传统可靠、精度高等优点。但却解决不了过顶跟踪的问题。过顶跟踪是动目标跟踪中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对于低轨卫星,会在90°的天顶附近出现一个“盲区”。当卫星飞经这个盲区时,天线的方位速度变化剧烈而俯仰速度变化缓慢,地面站天线会因方位速度不够大而丢失跟踪目标。“盲区”的大小与地面站天线的方位速度和目标高度有关。提高方位速度可以减小“盲区”的范围,但“盲区”依然存在。因为要完全消除盲区理论上需要方位速度无穷大,而受制于电机调速范围,天线座体积和重量等因素,方位速度也不能无限制提高。
近年来随着低轨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低轨卫星进行地面资源勘察或军事侦察已经相当普遍,过顶跟踪问题愈发显得迫切。到目前为止,各国科学家解决目标过顶跟踪问题主要采用了如下的一些方式:
X-Y型天线座:X-Y型天线座的二根轴都是水平配重,互相正交,相当于把方位-俯仰型天线座的方位轴转到水平位置。因此,它的盲区在地平线上。通常该区域不在要求的工作空域内,所以可以很好的解决过顶跟踪问题。但其缺点是:结构不紧凑,两轴均需加平衡重量,从而造成两轴的转动惯量很大,不适合大型天线。
方位轴倾斜天线座:将天线方位轴向某个方向倾斜一个角度,使得测站天线偏离跟踪盲区,从而降低对天线方位转动最大速度的要求,实现对天顶区域的有效跟踪。由于跟踪目标的轨道的不同,方位轴倾斜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故而该形式相当于是把方位-俯仰型天线座安装在了倾斜机构上。但其缺点是:1、倾斜机构的转动回差会直接影响天线座的基础刚度和跟踪精度,从而使天线座的谐振频率降低,2、倾斜机构距离天线反射面太远,使得天线本身承受较大的倾覆力矩;3、承受能力有限,制作和调整困难,也不适合于大型天线。
方位-俯仰天线座增加抬升机构:针对于方位俯仰型的天线,在其天线座下方增加了抬升装置。相当于将整个天线抬起来,并抬起的方向还可以调整。抬升装置的一般采用液压或丝杠等形式。一个方向的抬升到某一固定角度,就相当于方位轴倾斜天线座的情况。该种形式的缺点也是不适合于大型天线。
并联机构天线座:抛开了传统的轴系运动,而直接使用多杆并联机构作为天线座。各杆使用直线驱动机构以及铰接方式,实现了天线头相对于天线座的多自由度运动,尤其对于天顶区域的指向更加准确灵活。其缺点是变换速度有限,承载能力有限,该结构形式也不适合大型天线。
主动反射面技术:贵州平塘大窝凼建成的500迷口径球面天线(FAST),由于口径巨大,完全超过了传统天线座的承载范围,故而采用了反射面的主动变形技术。FAST采用了主动反射面形式,并没有天线座结构。反射面直接安装在一张柔性索网上,通过下拉地锚促动器对柔性索网的节点进行实时数控的拉力驱动,使得反射面被张拉成瞬时不同指向的抛物面。该形式也有一些引申的结构,比如无天线座而直接三杆(四杆,六杆等)顶升支撑反射面等。该类形式天线虽然不存在天顶盲区的问题,但是观测角度有限,集中于天顶区域附近。另外,该天线形式具有较大局限性,除特殊情况外并不适合推广。
综上所述,以上各种方法虽然可以解决小口径天线的过顶问题,但并不能有效解决大型全可动天线的过顶跟踪问题,主要是难以克服大型天线的体量问题。对于大型全可动天线,其反射体加上座架的重量非常之大,动辄几千吨,且其高度达百米左右,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巨大惯量。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07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用移动式喷涂机
- 下一篇:一种气体液体压力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