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轮缘式电力推进器的全回转支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37364.7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0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贾俊国;宋锦海;肖超云;聂道汶;何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商用电动汽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17 | 分类号: | B63H21/17;B63H23/24;B63H23/32;B63H25/42 |
代理公司: | 苏州汇诚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3 | 代理人: | 柯兴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轮缘 电力 推进器 回转 支承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轮缘式电力推进器的全回转支承机构,包括基座面板,所述基座面板的下方通过基座外板设置轴承座,且所述基座外板呈漏斗形,且在漏斗形的所述基座外板的外侧设置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连接基座面板和基座外板,所述基座面板上设置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供回转组件设置,且所述回转组件的吊轴穿过轴承座,且所述吊轴与轴承座之间通过回转轴承连接。这种全回转支承结构特别适合应用在内河运输船上:由于内河河道狭窄,船舶数量多,一旦操作性不好,就会发生水上船舶碰撞事故,因而要求船舶操纵性好,因此采用360°回转的推进器,极大地提升了推进器的操作性和船舶的机动灵活性,从而提高了水上航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轮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轮缘式电力推进器的全回转支承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电力推进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船舶上。轮缘式推进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船舶电力推进器,是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主要组成设备。轮缘式推进器由电机直接驱动螺旋桨(轮缘式推进器采用永磁直驱方式),省去了中间环节,具有噪声低、效率高的特点。轮缘式推进器可以和全回转机构结合起来,组成全回转式轮缘推进器。
但是,由于轮缘式推进器尺寸大、重量重,因此其支撑结构有别于传统的全回转机构,现有的是传统的船舶上使用的全回转机构,不能承受这种轮缘式电力推进器。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旨在发明一种新型的轮缘式电力推进器的全回转支承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轮缘式电力推进器的全回转支承机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轮缘式电力推进器的全回转支承机构,包括基座面板,所述基座面板的下方通过基座外板设置轴承座,且所述基座外板呈漏斗形,且在漏斗形的所述基座外板的外侧设置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连接基座面板和基座外板,所述基座面板上设置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供回转组件设置,且所述回转组件的吊轴穿过轴承座,且所述吊轴与轴承座之间通过回转轴承连接。
优选地,所述回转组件包括回转面板,所述回转面板与基座面板连接,且所述回转面板上设置回转电机,所述回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回转小齿轮,所述回转小齿轮与回转支承啮合,且所述回转支承同时通过转接盘与吊轴连接,且在所述回转电机的驱动下,所述小齿轮能带动回转支承旋转,且所述回转支承同时带动转接盘和吊轴旋转。通过回转组件的设置,保证了吊轴的旋转,同时保证吊轴下方连接的螺旋桨的稳定旋转,实现船舶的驱动。
优选地,所述回转电机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回转电机分别连接回转小齿轮,且两个回转小齿轮分别与回转支承啮合,且对称分布在回转支承的两侧。即保证了回转电机驱动回转支承进行旋转时的稳定,提高了下方的吊轴的稳定性。
优选地,两个所述回转电机通过滑环供电。通过滑环供电,能保证360度旋转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滑环内设置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能测试吊轴的旋转角度。即实现了对吊轴旋转的控制,由于吊轴与转接盘是直接固定连接的,转接盘与回转支承连接,并能进行旋转,通过对旋转角度的控制,保证了船舶驱动的智能化。
优选地,所述回转轴承通过压盖设置在轴承座内。保证了回转轴承的稳定存在,也提高了吊轴在旋转时的稳定,防止出现晃动。
优选地,所述加强板设置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基座外板的四周,且多个所述加强板还通过基座底板连接,同时所述基座底板的中部为通孔,且通孔供吊轴设置。一般加强板设置六个,均匀间隔60度,保证基座面板与基座外板的稳定,而且基座面板和基座底板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基座外板与基座面板接触的位置还设置有筋板,所述基座外板与轴承座之间也设置筋板。两个不同位置的筋板的设置,保证了基座面板,基座外板和轴承座的互相连接的稳定,同时,筋板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一般间隔60度设置六个,保证连接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商用电动汽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国网商用电动汽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37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户内暗装式配电箱
- 下一篇:泡菜高盐废水前处理装置和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