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管工作井及洞门组合围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361803.1 | 申请日: | 2021-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0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春;高志勇;屈国;翁江波;李学文;卢维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正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 | 分类号: | E21D1/10;E02D17/08;E02D5/34;E02D5/46;E02D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张力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组合 围护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顶管工作井及洞门组合围护结构,包括工作隧道,所述工作隧道的两端均设置有SMW工法桩,所述SMW工法桩的内部设置有H型钢,两个所述SMW工法桩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始发井和接收井,所述始发井和接收井的表面设置有钻孔灌注桩,所述钻孔灌注桩的表面设置有旋喷桩,所述旋喷桩和钻孔灌注桩交错设置,所述钻孔灌注桩和旋喷桩分布在始发井和接收井的三面,所述H型钢的一端为锥形,所述SMW工法桩为密插型;本实用新型通过破除SMW工法桩始发井、接收井围护结构,花费的人力和设备少,可提高施工的资源配置,降低人工和机械费用,效率高,可大大节省施工工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顶管工作井及洞门组合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现今顶管进出洞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旋喷桩止水、地下连续墙的形式,顶管顶进或贯通前需破除洞门,凿除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钢筋结构,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设备,效率低下,花费的工期长,破除洞门时,凿除的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的钢筋,大多数和混凝土成为一体形成固体废弃物,不能重复利用,造成钢筋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顶管工作井及洞门组合围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管工作井及洞门组合围护结构,具备钢筋能重复使用、拆除效率高和节省人力和设备的优点,解决了花费较大的人力和设备,效率低下,花费的工期长和钢筋不能重复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管工作井及洞门组合围护结构,包括工作隧道,所述工作隧道的两端均设置有SMW工法桩,所述SMW工法桩的内部设置有H型钢,两个所述SMW工法桩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始发井和接收井,所述始发井和接收井的表面设置有钻孔灌注桩,所述钻孔灌注桩的表面设置有旋喷桩。
优选的,所述旋喷桩和钻孔灌注桩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钻孔灌注桩和旋喷桩分布在始发井和接收井的三面。
优选的,所述H型钢的一端为锥形。
优选的,所述SMW工法桩为密插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管工作井及洞门组合围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SMW工法桩用作始发井、接收井围护结构,H型钢拔出后可重复利用,大大节省了钢材资源,降低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破除SMW工法桩始发井、接收井围护结构,花费的人力和设备少,可提高施工的资源配置,降低人工和机械费用,效率高,可大大节省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中:1、工作隧道;2、SMW工法桩;3、H型钢;4、始发井;5、接收井;6、钻孔灌注桩;7、旋喷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正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正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361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气密穿舱光纤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卡路里摄入可视化电子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