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动式稳定杆的驾驶室前悬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44521.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1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伊黎;方文华;刘捷;彭友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郭德忠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稳定 驾驶室 悬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动式稳定杆的驾驶室前悬置装置,该前悬置装置包括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对称安装于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两端的左前悬置装置和右前悬置装置;右前悬置装置包括前悬翻转支座总成、前悬下支架总成、前悬后支撑焊接总成、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摆臂总成以及高度阀总成;前悬翻转支座总成铰接于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的;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与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和前悬下支架总成铰接;摆臂总成与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固接,后端与前悬后支撑焊接总成铰接;高度阀总成的顶端固连于摆臂总成,底端固连于前悬后支撑焊接总成。上述前悬置装置能够在提高驾驶室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小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式稳定杆的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重卡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主要载重汽车均采用带有螺旋弹簧、空气弹簧或橡胶衬套的前悬置装置,通过前悬置装置能够衰减由车架传递到驾驶室的震动,提高驾驶室的舒适性。但是,由于驾驶室用于安装前悬置装置的空间比较紧张,因此,仍需对前悬置装置进行结构上的改进,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减小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动式稳定杆的驾驶室前悬置装置,该前悬置装置能够在提高驾驶室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小体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式稳定杆的驾驶室前悬置装置,该驾驶室前悬置装置包括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安装于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一端的左前悬置装置以及安装于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另一端的右前悬置装置;所述左前悬置装置与所述右前悬置装置为对称结构;所述右前悬置装置包括前悬翻转支座总成、前悬下支架总成、前悬后支撑焊接总成、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摆臂总成以及高度阀总成;
所述前悬翻转支座总成用于与驾驶室的底板纵梁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的端部铰接连接;
所述前悬下支架总成和所述前悬后支撑焊接总成均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
所述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的顶端铰接连接于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底端铰接连接于所述前悬下支架总成;
所述摆臂总成的前端与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前悬后支撑焊接总成铰接连接;
所述高度阀总成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摆臂总成,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悬后支撑焊接总成;
在所述前悬翻转支座总成与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之间、以及所述摆臂总成与所述前悬后支撑焊接总成之间均安装有橡胶衬套。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度阀总成设置有与所述空气弹簧减振器总成连通的气管,用于通过调节所述高度阀总成的高度阀拉杆长度控制所述驾驶室在平衡位置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的底端设置有导向销;
所述摆臂总成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销对应的导向孔;
所述导向销与所述导向孔之间插接配合,用于在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与所述摆臂总成进行装配进行导向定位。
更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的顶端设置有翻转限位,所述翻转限位用于在所述驾驶室翻转时支撑所述前悬翻转支座总成,起到翻转保护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悬下支架总成设置有下限位结构,所述下限位结构与所述摆臂总成抵接,用于限制所述驾驶室向下移动且控制所述驾驶室的行程范围。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悬翻转支座总成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的端部的第一螺栓和垫片安装于所述横向稳定杆焊接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44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化汽车座椅骨架焊接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具有便于拆分功能的窗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