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468493.7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0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华;邓高明;潘立升;李可可;袁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F17C13/02;H01M8/04089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供氢系统,包括一组并排设置的瓶组总成,每个瓶组总成包括瓶组集成框架和设在瓶组集成框架内并排设置的一组氢瓶,每个瓶组总成的瓶组集成框架上均设有吊环,不同瓶组总成之间的管路通过瓶组间连接管路相连,所有氢瓶的放空口相连集成设置。采用集成框架设计,同样储氢量的车载供氢系统可实现减重20.7%‑34.2%,储氢质量比提高25.2%‑50%,降低了成本;PRD放空口与针阀放空口集成设计,车载供氢系统放空口数量减至两个;为便于运输、安装,将车载供氢系统分为两个分总成设计,并在两个分总成中间靠近集成瓶阀一端设置一个氢浓度传感器,在减压阀上方设置一个氢浓度传感器,提高系统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供氢系统。
背景技术
以氢能为能量来源的燃料电池以其使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较好应用研究,与传统和纯电动汽车相比,突显出诸多优势。
车载供氢系统是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要部件,为燃料电池发动机提供燃料供应。通常车载供氢系统包括燃料加注模块、储氢模块、供氢模块以及电控模块四个部分,其中燃料加注模块包括加氢面板、加氢口压力表、单向阀、过滤器、无缝钢管、直通和三通卡套等组件;储氢模块包括集成瓶阀、III型氢瓶、尾堵、PRD放空管路、高压传感器、高压管路、放空针阀、阻火器,以及氢瓶固定卡箍等;供氢模块包括减压阀、安全阀、过滤器、球阀和软管等;电控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线束、氢浓度传感器等。对于燃料电池客车而言,为保障不低于300km续航,通常需要在车顶布置不少于6个氢瓶的车载供氢系统,总质量750kg左右,造成整车质心上移;另,管路设计复杂,不便于安置布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供氢系统,以达到降低重量和成本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车载供氢系统,包括一组并排设置的瓶组总成,每个瓶组总成包括瓶组集成框架和设在瓶组集成框架内并排设置的一组氢瓶,每个瓶组总成的瓶组集成框架上均设有吊环,不同瓶组总成之间的管路通过瓶组间连接管路相连,所有氢瓶的放空口相连集成设置。
进一步的或优选的:
所述瓶组集成框架为方形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内设有集成瓶阀、高压管路、瓶口端PRD管路、氢浓度传感器、瓶尾端PRD管路、氢瓶卡箍以及氢瓶安装底座。
所述氢瓶的瓶口端安装有集成瓶阀,瓶尾端安装有尾堵,一组氢瓶间通过集成瓶阀、高压管路、瓶口端PRD管路、尾堵和瓶尾端PRD管路进行连接。
所述瓶组总成内的管路通过一组固定夹进行固定支撑,固定支撑点间距≤1m。
所述集成瓶阀中集成有温度传感器、TPRD、高压电磁阀、溢流阀,同时预留有加氢/供氢管路接口和PRD放空接口。
所述尾堵集成有TPRD,同时预留有PRD放空接口。
所述氢瓶通过氢瓶卡箍和氢瓶安装底座固定于对应的瓶组总成内。
所述瓶组集成框架的一侧设有加氢管路、集成减压阀、供氢管路、电控单元、氢浓度传感器、放空针阀、手动放空口以及手动放空管。
所述集成减压阀集成有安全阀和低压电磁阀,低压电磁阀起到开启/切断燃料供应的作用。
所述氢瓶的瓶口端的PRD管路与手动放空管通过一个三通连接,集成为一个瓶口端PRD及手动放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468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管柱总成蜗轮和蜗杆间隙自动调整机构
- 下一篇:汽车前大灯装配定位工装